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玉座珠帘(14-2)
    “那不必!”慈禧太后抢在前面说,“非修不可的地方才修,能缓的就缓一缓再说。”

    “启奏闻位皇太后,照规矩,各宫宫门,出入观瞻所系,理应重修。”

    “喔!”慈禧太后不容慈安太后开口,紧接着问,“查一查,各宫宫门是那一年修过的?”

    “奴才已经查过了。”明善掏出一张单子念道:“嘉庆元年,修葺内外大城,二年重修乾清宫、交泰殿;六年,重修午门;七年重修养心殿等宫、太和门、昭德门、贞度门、重华门。到现任已经七十年了。”

    “七十年?该修一修了!你先派人去看一看再说。”

    有了这句话,明善立刻就派司员找了工匠来,到宫内各处去勘察估价。这事传到宝鋆那里,大为着急,那一张单子开出来,一定是几十万两银子,就算打个折扣,也还是一笔巨数。他是户部尚书,首先就会遭遇麻烦,所以急急赶到恭王那里去报告消息。

    “岂有此理!”恭王拍案大怒,“马上把这个老小子找来。

    等我问他。”

    明善是内务府世家,对于伺候帝王贵人,另有一套手法,最着重的是笼络下人,窥探意旨,所以等恭王派了个侍卫来请时,他不慌不忙,先以酒食款待,然后探问恭王何事相召?

    “宝中党一到,谈不到几句话,王爷就发了挺大的脾气。

    吩咐马上请明大人到府。”

    “喔!”明善问道:“可知道宝中堂说了些什么?”

    “那就不知道了。”

    虽未探听明白,也可以想象得到。明善不敢延搁,派人陪着那侍卫喝酒,自己也不坐轿,骑了一匹马,带着从人赶到大翔凤胡同鉴园来见恭王。

    “听说派了你‘勘估大臣’的差使,军机上怎么不知道啊?”

    “六爷!”明善知道事已不谐,非常见机,极从容地笑道:

    “我是替六爷跟宝中堂做挡箭牌。”

    这话令人觉得意外,而且难以索解,恭王便问:“怎么回事?你说!”

    “修各处宫门,是上头的意思。”明善把声音放得极低,“我不能不装一装样子,把工料的单子开上去,一看钱数不少,这事儿就打销了。倘或上头跟六爷交代下来,那时候既不能顶回去,更不能不顶回去,不是让六爷你老为难吗?”

    “总是你有理。”宝鋆开玩笑地说,“照你的话,六爷还得见你一个情?”

    明善跟宝鋆极熟,听得这话便针锋相对地答道:“户部不也该见我一个情吗?”

    “那好!”宝鋆趁势双手一拱,半真半假地说:“我正要拜托。大婚典礼,户部筹款,内务府花钱,务求量入为出,那就算帮了军机上的大忙了。”

    “说实话,”明善收起笑容,摆出不胜头痛的神情,“凡有庆典,有一部《大清会典》在那儿,按谱办事,差不到那儿去。现在有个小安子在里头胡乱出主意,事情就难办了。”

    这一说,恭王和宝鋆都不开口。安德海已经“成了气候”,相当难制,“咱们先不提这个。”宝鋆看着恭王问道,“大婚用款,该定个数目吧?”

    这件事,军机大臣已经谈过好几次,决定了数目,宝鋆说这话的用意,是暗示恭王,告知明善,好教他心里有数,不敢放手乱花。

    于是恭王报以一个领会的眼色,转脸向明善伸了一个指头:“这个数儿都很难!你瞧着办吧。将来花不够,你自己在内务府想办法。”

    一指之数,自然不会是一千万两,是一百万两。这与内务府原来的期望,大不相同,内务府估计大婚费用,起码会有三百万两,如今只有三分之一,因而明善大失所望。但表面上丝毫不露,满口答应:“是,是!我那儿请六爷放心,不该花的,一个镚子也不行,该花的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慈禧全传简介 >慈禧全传目录 > 玉座珠帘(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