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玉座珠帘(11-2)
    “任柱死了,谁带他的部队?仍旧是他的一兄一弟?”

    “是的,任定和任三厌,还有个刘三猫。”

    “赖汶光呢?”郭松林问。

    “赖汶光在白旗的时候居多。”刘铭传说,“目前捻匪的部署是,蓝旗在东,白旗在西,子美,我想请你……。”

    他的话没有完,郭松林便摇手拦住了他:“不用提那个‘请’字!等我先跟少铭商量一下。”

    杨鼎勋跟郭松林配合成“一大枝”,而以郭松林为主,他要跟杨鼎勋商量,自然有他们的不足为外人道的打算,所以刘铭传很知趣地起身,预备避开些好让他们私下谈话。

    “你不用躲开!”郭松林却拉住了他,“我只问问少铭,愿意担当那一路?”

    杨鼎勋打仗勇敢,私底下却喜欢跟十几岁的少年似的闹着玩,于是笑道:“你先别说出来!我们俩,每人在手掌心里写个字,看看想法可相同?”

    “这也好!”郭松林别有意会,欣然赞同,取了支水笔来,递给杨鼎勋。

    两人背着身子各自写了字,杨鼎勋先伸手,掌上写的是个“蓝”字。郭松林一看,笑嘻嘻地也把手掌一翻,上面是个“东”字,“东”就是“蓝”,捻军蓝旗在东面。蓝旗较强,郭松林打算攻坚,倘或杨鼎勋表示愿意担当西路,攻捻军白旗,郭松林便要另作考虑,不肯伸出手掌来,明显地与杨鼎勋示异。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刘铭传极其欣慰,他也希望郭、杨能担当东路,这倒不是为了避强就弱,主要的是潘鼎新在西路,彼此呼应配合,比较适宜。

    “倒不是什么英雄!”郭松林说,“人之相知,贵相知心,打这儿看,少铭跟我是一条心。”

    “其实跟省三、琴轩又何尝不是一条心?”杨鼎勋很兴奋地笑着,“‘三人同心,其利断金!’这下子东捻非垮不行。”

    刘铭傅紧接着说:“就为了大家一条心,我有十二分的把握,所以,”他很谨慎地回身看了一下,低声说道:“我想把出队的日子提前。”

    “喔,提前到那一天?”郭松林问。

    刘铭传不答他的话,先解释提前的理由:“我责成粮台四天以内办齐干粮,一半也有先声夺人的作用在内。现在外面都知道起码得四天以后才有一场恶战,今天谍报回来也说,捻匪也相信这话,作的都是四天以后迎战的打算。还有捻匪惊魂丧胆,饥寒交迫,都想好好儿歇一歇,这两天根本没有戒备,各人都在想办法,怎么能吃一顿饱的?兵法有云:‘实者虚之,虚者实之’,我们提前开一宝,打他娘的一个措手不及。

    子美,你干不干?”

    “怎么不干!什么时候,今天晚上?”

    “今天晚上来不及。准备明天晚上,起更出队。”刘铭传又说,“行动务须机密!”

    郭松林和杨鼎勋深深点头。三个人又谈完了一些必要的联络配合的步骤,各自散去,召集营官秘密下达命令。

    刘铭传综领全局,格外辛劳,一样样检点交代,直忙到深夜,方始休息。

    身体虽累,精神亢奋,刘铭传辗转反侧,不能入梦,夜静更深,忽然想起家乡,神魂飞越,心里是说不出的那股如渴如饥,要去看看儿时钓游之地的欲望。这样直到寒鸡初唱,一颗乡思如火的心,才能渐渐冷下来。

    睡不到多少时候,便即惊醒。这一天有许多事要办,依照预定的计划,首先要找赵老师和李同知这两个乡绅,给他们一个信息。巧得很,刚要派人去请,赵、李二人带了一个人来谒见。

    这个人才是真正对刘铭传有用的,是个秀才,名叫杨锡龄,乡团实际上是他在办。那天刘铭传、郭松林联名请客,他正好到省城里去采办军需,未能赴约,这天特地来致谢,顺便要请示乡团该如何帮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慈禧全传简介 >慈禧全传目录 > 玉座珠帘(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