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八章 咆哮总统
鼎定天下的玉帅吴佩孚还未崭露头脚,关外的那位大帅张作霖先生还没有抗衡中央的实力和野心。四月二十九日,当参加全国军事会议的督军团督军们在一致赞成对德奥宣战的大白布上共同签名时,谁能想到嗣后他们之间会打得那么难分难解?!这团结已是最后的辉煌了,当时却没有任何人意识到这一点,边义夫更无如此远见。

    团结一致的督军们坚定支持段先生,肆无忌惮地和总统作战,和国会作战,各种手段都用上了:组织公民请愿团包围国会,殴打议员;当街拦截总统车队,吓得总统逃离公府;最后,督军团竞威逼总统立即解散国会。这一搞,连段先生也看不下去了,斥责督军团某些督军简直是流氓。一贯软弱的总统,这一回态度十分强硬,因着国会的支持,誓不屈服,庄严提出了“三不主义”:“不违法,不盖印,不怕死。”后来干脆不顾死活的下令免了段先生内阁总理兼陆军总长的职务,以外交部长伍廷芳兼代总理。段先生岂会买账?抱着总理和总长印信去了天津。北京乱成了一锅粥,中央权力出现了此前从未有过的真空。远在徐州的辫帅张勋发现了可趁之机,打着调解府院之争的旗号,应黎元洪之邀,率五千辫子兵由徐州北上,进驻北京。辫帅进京后,不去东厂胡同见总统,却跑到皇宫去朝拜宣统小皇上。调解府院之争的事也不提了,马上解散国会,继而,宣布复辟,改民国六年为宣统九年,把小皇上又扶上了龙座。一时间,久违了的龙旗在北京街头四处招展。黎总统见大势已去,只好逃到日本大使馆避难。段先生的机会便又来了,通电宣布决不背叛民国,指认辫帅张勋为逆贼,当天在天津马厂誓师讨逆,五之后便在廊房把张勋先生的五千辫子兵打得屁滚尿流,也把大清王朝最后一个勤王忠臣张勋先生打进了荷国大使馆。北京转眼间又成了段先生的天下,先生再造民国,功德圆满,可先生人格伟大依旧,并不居功,把黎总统从日本使馆恭请出来,让他老人家继续当总统。黎总统因着引狼人室,险些丧送民国,羞愧不堪,加之尝够了被枪杆子咆哮的滋味,通电辞去了大总统一职。继任大总统是副总统冯国璋,冯国璋先生就职十余天,便依着段先生的主张,对德奥宣战。

    段先生到底赢了,尽管赢得是那么艰难。

    这番国家级最高档次的政治好戏看得边义夫眼花缭乱。眼花缭乱之后,便是认真而严肃的思索,把这参与过的和未参与过的重大政治事件梳理了一下,这才发现段先生是多么顽强,多么英明,又是多么勇于负责!事情发端于欧战参战,先生的参战理由十分充分:为了夺回青岛,在未来之世界和会上为中国争得战胜国的发言地位,即便按总统之说,是以参战为名,行武力统一之实,也是为了国家,决不是为了先生自己。先生一心为国,却步履艰难,最困难的时候内阁开会竟见不到各部总长,满目全是他们这些脏话满口的督军。可这空头总理先生照当不误,仍是谈笑自如,傲视公府。国会反对,先生亲赴国会说服议员,在议员的叫骂声中是那么镇定如磐。据边义夫所知,督军团的许多做法,诸如包围国会,拦截总统,先生事前并不知道,局面闹得不可收拾了,先生自担责任,毫无推诿。后来就更妙了,巧用辫帅,破了北京对峙僵局,既搞垮了总统,又再造了民国,其伟大实是天下无二。总统和先生不可比较,论起军国政治,老黎同志逊色远矣。经过这番过细的梳理,边义夫学问见长,自认为日后对付麻侃凡并那卖省贼人刘建时、黄会仁时,又多了不少宝贵的政治经验。心中便感慨:北京可真是个让人长知识、长学问的好地方啊!

    离开北京时,边义夫已是恋恋不舍了。

    随边义夫同来北京的土洋两进士,心境却和边义夫截然不同。土进士秦时颂失落得很,大清忠臣张勋先生勤王复辟,在北京闹得如此轰轰烈烈,竟然不到十天便烟消云散,中国有了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天下大势简介 >天下大势目录 > 第八章 咆哮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