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008 作家是怎样炼成的(上)


    正因为有数量限制,所以相当稀缺。

    正常来说,一个没名气的新人想要出武侠,出版社考虑到各种风险,往往不会给你出书。

    就算出版社编辑看重你的文章,决定给你出版了,一般也不会给你多少钱,多数情况是按照千字多少钱给你稿费,通常不会高过千字十元这个天花板。

    最离谱的是,你千字十元这么便宜的卖了作品,版权就不是你的了,都是出版社的。

    除非你是有一定名气的老作者名作家,自带流量,才会给你个比较高的买断价,一般还是千字多少钱。

    至于版税制?那是什么东西?

    所以,要找出版社出书,作者名气越大越好,因为作者名气越大,你的议价权越大。

    你比如金庸,他去哪儿发书都抢手,可以切最大蛋糕。

    当然了,毕竟改开了,所以此时还有一种出版模式,就是你自掏腰包出书。

    这样的话,前期你得自己花钱偷偷跟出版社买书号。

    另外印刷钱,发行钱,全都得你掏腰包,甚至工作人员给你出书的劳务费也得你出,反正前期各种费用都是你自己掏钱。

    你自费出版的话,如果书卖的越多,你赚的越多,卖的少,亏钱的也是你,出版社不会亏。

    要是你对自己的作品很有信心,当然也可以搞这种自费出书模式,出版社就是赚个中间费。

    在八十年代初期,这种自费出书的模式还并不流行。

    主要原因就是自费出书的前期投入太高。

    如今的印刷厂可不是后来,一旦排版印刷,最低起印量的要求是五千本,有的大厂甚至起印量是一万本。

    因为此时没有靠谱的汉字电脑输入法,没有电脑排版跟打印,排字印刷很麻烦,都是人工。

    再算上其他各种费用,你自掏腰包,成本至少要八千元,这都是要提前给出版社的。

    这笔费用,一般的个人是拿不出的。

    有那八千块,都够开个小饭馆了。

    不像九十年代,汉字输入法跟排版技术都进步了,印刷厂多了,开始自负盈亏了,起印量要求也跟着降低,进而导致出版图书的费用也降低了。

    所以在九十年代,很多自认有点文化的干部领导,就喜欢自费出书来提升逼格。

    无他,市场经济了,出书便宜了。

    曹志强当然对自己的武侠充满信心,毕竟这可是经过时间跟群众考验的。

    所以自费出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这也是对前世黄易先生的尊重不是?

    然而,当时的他毫无名气,而且手头也没啥钱,想自费出书不可能。

    不说别的,八千块他就拿不出。

    他只能先找个出版社,让人给你出版,但如此一来,这本书肯定要贱卖。

    这让他有些难以取舍。

    可就在第二天,不知道系统是不是受到了某种影响,他居然签到三本神奇的东西——

    《现代诗歌精选三千篇》!

    《现代短篇精选三千篇》!

    《现代科普知识精选三千篇》!

    好吧,《现代诗歌精选三千篇》里面,都是一些获奖或者人气超高的现代诗。

    其中大部分都是八九十年代以后才出现的诗歌,包括国内国外,尤其是一些后世网红诗,里面占比篇幅很大。

    《现代短篇精选三千篇》则是一些现代短篇。

    基本都是获过奖的精品或者人气超高的精品,里面包罗万象,其中以科幻居多。

    比如特德·姜的《巴比伦塔》,《你一生的故事》等等。

    至于《现代科普知识精选三千篇》,则是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简介 >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目录 > 008 作家是怎样炼成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