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议和的条件,副本结算
结束这次战争,对秦霄来说,才是最为划算的。
当然,继续再打一打也是可以的。
只要别把赵国的家底打的太狠,让三国之间的实力失去平衡就行。
不过,有些事情,也该开始着手准备了。
秦霄先是召见了赵国的使者。
来者名叫郑朱,不是什么大官,只是一个能言善辩的说客而已。
在秦霄加入战局之后,郑朱就第一时间赶到秦霄这边来,想要与秦霄议和,但秦霄一直拖着没有见他。
一直拖延到现在,秦霄终于认为时机成熟了,才召见了郑朱。
郑朱对秦霄恭敬行礼,语出惊人道:“赵臣郑朱,见过东帝!”
东帝!
这在历史上,原本是齐王的称号。
但如今,被安在了秦霄的头上。
西有大秦,东有秦霄,这句话在这个世界已经流传了有一些年头了。
私底下,也不乏有人将秦昭襄王称为“西帝”,将秦霄称为“东帝”。
但在正式的外交场合提出来,这还是第一次。
一上来就给秦霄戴了这么一个高帽子,隐隐透露出赵国对议和的迫切需求。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秦霄直接将郑朱的话打断,说道:“我对兼并赵国没有兴趣,你回去转告赵王,若要议和,拿出诚意来,让赵王来长平与我会面。为表诚意,我可以暂时停止进攻,赵国有一个月的时间考虑。”
“对了!”
“让赵王带上蔺相如和廉颇!”
……
郑朱当然不可能直接答应秦霄的条件,但秦霄坚持只和赵王谈判,郑朱无奈之下,只能表示需要回禀赵王,请秦霄按照承诺,暂时罢兵休战。
秦霄本来就不想继续和赵国打下去,自然满口答应了下来。
对于秦霄的要求,赵王是十分犹豫的。
他害怕秦霄会趁机抓住他,来要挟赵国朝堂。
但,不议和,赵国绝无幸存的可能。
这一点,哪怕不用大臣们劝说,赵王也能看得清楚。
在蔺相如、楼昌等人的劝说下,赵王带着几分不情愿,赶赴长平,与秦霄会面。
这期间,司马错、王龁几次催促秦霄进兵,但都被秦霄挡了回去。
没有秦霄的支持,秦国想打也打不起来。
赵王抵达后,为了“议和”的事情不出麻烦,秦霄干脆让岳飞率军去盯着秦军,不让他们靠近。
在长平北部的一处平原上,秦霄和赵惠文王第一次相间。
“赵王。”
秦霄对赵惠文王拱了拱手,然后毫不客气地坐在了主位上。
按理来说,这里是赵国的地盘,应该由赵惠文王坐主位才是。
但为了展现一个强势的态度,秦霄根本不给赵王留半点情面。
只有将对方的气势彻底压下去,接下来的谈判,才更好取得主动。
蔺相如见秦霄的姿态,面色一沉,当即想要斥责。
赵王知道自己这个丞相的性子,连忙拉住蔺相如,不让他开口。
“大王!”
蔺相如有些恨其不争。
赵王脸色一黯,按住蔺相如的胳膊,微微摇头,意思是让蔺相如不要做这种无谓的意气之争。
蔺相如心里也清楚,比起争一个脸面,议和的事更重要。
见赵王态度如此,只好作罢。
安抚好蔺相如,赵王堆起笑脸,也不计较秦霄抢了主位的事,笑呵呵地在秦霄下首坐下,对秦霄拱手致意道:“小王见过东帝,有劳东帝百忙之中相见,小王深感不安,些许薄礼,不成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