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五国伐齐,七雄变五雄
另外还有招揽人才,以及在嬴异人身上的布局等等,都需要在数年之内完成。
尽快结束这一次副本之行,然后回到主世界略作修整,尽快开启下一次副本,方为上策。
……
这一次五国伐齐,秦霄派出的主帅是白起、马超、张郃、吕蒙四人。
四人各自统兵十万,分别以韩、魏两国的名义,分兵四路进军。
秦霄这边还算是动作慢的。
最急于报复齐国的燕国,早在联盟达成的第一时间,就倾举国之力,集结了四十万大军大举进攻。
当然,四十万是燕国号称的数字,实际有多少水分,连秦霄这边都不清楚。
按照这时代的“惯例”,其中至少一小半,甚至大概率有一多半,都是运输粮草辎重的民夫在凑人头。
不像秦霄,说四十万就是四十万,全部都是战兵,连一个充数的民夫都没有算进去。
但燕国以举国之力大举进攻,齐国受到的压力也很大。
齐国主将触子本想以逸待劳,依靠济水天险与燕军对峙,等待敌人出现破绽。
但迫于其它四国的压力,齐湣王多次下令,催促触子进攻。
触子自知,面对乐毅这样的顶尖名将,若是自己轻举冒进,必败无疑。
但齐湣王的命令又不好违背。
违背王命必死无疑。
若是兵败,即便不死在战场上,事后清算的时候同样免不了一死。
左右为难之下,触子干脆选择了逃避。
某一个夜晚,触子悄悄逃离战场,从此不知所踪。
主将失踪,齐军军心大乱,乐毅趁机渡河进攻,大破齐军。
二十万齐军,在这一战中,大量的阵亡、溃逃,最后能收拢起来的残兵不足五万。
这个时候,埋藏在齐国朝堂多年的“头号间谍”苏秦,终于抓住这个机会,向齐湣王进言,请田单出山。
苏秦深知齐湣王的性子,不会信任任何一个宗室。
在田甲劫王事件后,齐湣王对宗室的警惕之心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事实上,若非齐湣王逼走了孟尝君田文,苏秦还未必能够在齐国朝堂中安然潜伏下来。
表面上,苏秦主张连横抗秦的策略。
甚至一度将秦国按死在函谷关之内,让秦国十余年不敢东出。
但实际上,自从第一次伐秦失败之后,苏秦表面上依然主张抗秦,背地里却已经转变了策略,改为“合纵伐齐”。
苏秦的“人设”几乎骗过了整个天下,就连堪称雄才大略的秦昭襄王,都一直将苏秦当成一个大敌来对待。
但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至少在伐齐这件事上,苏秦和秦国,是不折不扣的盟友关系。
这一次五国伐齐,苏秦就在背地里使了不少的力气。
尤其是燕国那边,要不是苏秦说服了燕昭王,秦霄想要促成五国伐齐,不说一定不能成功,但肯定要多费不少周折。
苏秦很清楚,田单是齐国唯一一个有可能挽回败局的将军。
但他更清楚的是,以齐湣王的性子,只要设法给田单造势,营造出田单深得人心的形象来,齐湣王就必然不会用他。
原因很简单。
同为宗室,田单是有可能威胁到齐湣王的王位的。
在田甲劫王事件之后,齐湣王连最忠诚的孟尝君田文都不信任了,何况一个田单?
在苏秦的谋划下,齐湣王果然疏远田单,将其发配到边疆的莒城去,派出一名没什么名气的将军,集结齐国剩余的力量,抵抗敌人的侵略。
然而,失去了济水天险,将领的水平又不高。
齐国大军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