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百零九章 国子学和拼桌
    大门开了一个小缝。一个儒生打扮的幼童站在门内,疑惑地看着郑胜:“你是什么人?”

    “我叫郑胜,是荆州南阳人,来国子学求学的。”郑胜取出司马歆的“证明信”,递给了幼童。

    幼童瞅了他几眼,最后推开门,大声道:“进来吧。”

    郑胜走进来,幼童用力把大门关上,把信塞进袖子里:“跟我来吧。”

    他把郑胜带到了一间房间里。

    幼童正色道:“我去禀告夫子。你等着吧!”

    郑胜道:“好,有劳了。”

    幼童又看了他几眼,转身离去。

    “这国子学怎么感觉有些不靠谱呢?让一个孩子来当门房?”郑胜暗想着。

    过了好一阵儿,只见那个幼童搀扶着一个满头白发,白须垂胸的老者走进来,郑胜忙站起身。

    “你是荆州来的?”老者用浑浊的眼睛看着郑胜。

    “是,我叫郑胜,来自荆州南阳郡。”

    “郑胜、南阳郡?哦,南阳那个郑子纸的郑胜,千字文的郑胜。是你啊!”老者认出了他。

    “正是。”

    “老夫于桥南,是国子学讲《诗》的助教。你可愿跟我学诗?”于桥南马上打起了郑胜的主意。

    郑胜有些惊愕:“于夫子,不知国子学其他夫子、学子都去了哪里?”喏大的国子学静悄悄的,似乎只有这一老一小的存在。

    “你说他们啊!都去了街上的临风观,去参加那场清谈了。”

    “国子学的学子都去了?”郑胜瞪大了眼。

    “就算是没有兴趣过去的。也借口要去,到其他地方厮混了。哪里会留在国子学。”

    “那您?”为什么不去?

    “我走不动啊,去不了了。”于桥南感叹道。

    “那他呢?”郑胜看向幼童。

    “他是我的小孙,名叫于桁。因为今天连门房也跑去临风观了。他拜托我看守学校,我只好让小桁儿代为守门了。”

    “是这样啊。”郑胜再一次见识到了清谈的盛行。

    “你既然来了,就到我那里学习吧。我会和谢珍说明情况的。而且,我每旬只有前三日的上午会讲《诗》,课业轻松。你记得按时到即可。”

    郑胜目瞪口呆:喂喂喂,我好像还没有答应你吧!

    于桁拉了拉他祖父的袖子,凑近小声说了起来。

    “哦?你还没有答应来做我的弟子?”于桥南有些惊讶的问道。

    郑胜只好拱手道:“夫子,我愿意。”

    于桥南抚着胡子,欣慰的说道:“孺子可教也。你记得到时来丙午教舍听课就行。”

    “是。”郑胜答道。

    “好了,你可以走了。”于桥南摆摆手道。

    郑胜有些尴尬的走出房间。

    身后,于桥南也由于桁扶着,走了出来。于桥南看了郑胜一眼,再对他点了点头,让于桁继续搀着往国子学内走去。

    郑胜望着空旷的学校,无奈的摇了摇头,走了出去。

    郑胜抬头看了眼太阳的位置,它还没走到正中间的位置。这半天时间,他有一半是用来走路了,另一半大多是参观拍卖行了,剩余部分由和刘安养对话与进来国子学的时间平分。

    为什么总感觉国子学就是座野鸡大学似的,他随随便便就被“录取”了。反正他并没有心思花在这里,也就无所谓了。

    郑胜开始想着接下来的计划:是回司马歆宅子,继续宅着?还是做别的事情?

    想一想,每旬前三天的上午来国子学上课。即每十天上三次半天的课。这课**的会令后世把除了睡觉时间外,其他时间全都在拼命学习的学生们无语凝噎了!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始于太康七年简介 >始于太康七年目录 > 第一百零九章 国子学和拼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