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74章 (北汉)宋灭北汉之战
各地奔赴北伐前线。

    刘继元看到这些,知道这一次赵光义绝对不是随便玩玩而已,这是要动真格的了,于是急忙把自己的儿子当人质送到契丹,希望能够换取契丹方面最大的支持。

    而这一次契丹方面也是十分重视,契丹也不傻,他们知道要是北汉没了,那么下一步宋朝的计划就是收复幽云十六州,幽云十六州对于契丹的意义十分重大,契丹不容有失。

    所以这一次他们派出了宰相、南院大王、枢密副使,还有一个王爷带队,带着契丹铁骑进入了河东战场。

    而此时宋灭北汉的第一场大战终于拉来了帷幕。

    在这里要说一个地名,叫做石岭关,现在还有遗址,据说抗日战争时期也曾经是一个激烈的战场,只是近代被破坏掉了。在宋朝时期这个石岭关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关卡,进入太原的重要关卡,说一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不算过分,地势极为险要。

    此时宋军已经在石岭关南部的一个山涧边上布阵,等着北汉军或者辽军前来,契丹军觉得他们本身兵力强盛,而且战斗力很强,所以他们的目标就是依托石岭关,关上进入太原的大门,将宋军阻击在石岭关以南的区域。

    公元979年,三月初八,契丹数万骑兵来到了这个大山涧的边上,宰相建议等着后面的契丹大军来了之后再一起进攻,但是随行的契丹王爷还有枢密副使都主张立刻开战,他们认为他们契丹的铁骑一定能够碾压这些宋军。

    辽国(契丹)宰相劝说半天,但是不能改变其他人的主意,只好同意进攻。

    但是就在契丹王爷的大军刚刚走到山涧中,还没有出去的时候,宋军突然发起进攻,当场击杀契丹王爷以及随行的其他四位大将,契丹损失惨重,主战的枢密副使在护卫的保护下,一个人逃了出来。

    辽国宰相听说出击的大军被击败,急忙带着剩下的军队,后队变前队仓皇后撤,不久遇到了辽国南院大王带领的另一只主力,南院大王万箭抛物齐射,阻拦住了宋军的追击势头。辽国宰相这才捡回了一条小命,但是这一战辽军损失一万余人,契丹军不敢再在河东境内和宋军交战,只得退回了契丹。

    这时候在河东还剩下刘继元一支力量了,他的依仗契丹军已经被打回了契丹,刘继元成了瓮中之鳖,他已经没有希望了。

    宋军在石岭关之战之后,迅速扩大战果,在两个月内,也就是到了四月底,基本上占据了除了太原之外的北汉全境,太原危险了。

    其实从三月份开始,宋军已经到了太原城下,石岭关之战之后,刘继元还想着辽国会救援他们,所以继续送消息给辽国,但是此时太原城下已经被围住了,刘继元的使者根本没有走出去,就被抓住了,然后在太原城下公开砍了脑袋。

    一开始的时候刘继元还不信邪,想着主动出击,他派遣禁军精锐偷偷出城准备偷营,但是却失败了,禁军统帅裴正战死,此后北汉军就老实了,一心固守,不在想着主动出击,而且还积极和辽国联系,希望能够再次得到援助。

    宋军在太原城外筑城,希望能够达到长期围困太原的目的,甚至还造了一座土山,咱在上面观察城内的情况,可谓是煞费苦心。

    四月底,北汉全境基本上到了宋军的手中,赵光义也亲自到了太原城下,他这时候的政策,就是武力进攻和劝降相结合,赵光义许诺给刘继元高官厚禄,只要是投降你刘继元还是能够继续过上奢侈享受的生活,但是要是负隅顽抗,那就是死路一条。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时候宋军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上风,为什么还要让刘继元投降呢,这里面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就是虽然宋军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上风,但是没有拿下太原城之前,这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毕竟柴荣的前车之鉴就在那里放着,当年柴荣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五代十国那些人简介 >五代十国那些人目录 > 第274章 (北汉)宋灭北汉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