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二围太原
了河东,放弃了灭亡李克用。只是暂缓延后而已。
余下的半年,朱温的工作重心都是长安和长安以西的地方,和各方势力争夺对于唐昭宗的控制权,而他的主力也在那里。
但是到了天复二年(公元90年)还没出了正月,李克用认为,此时他们的实力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而且朱温的大军正在和凤翔军相持,后方空虚。所以他想趁机拿下河中,彻底恢复之前势力范围。
所以刚刚过完年,就让李嗣昭和周德威带领大军再次进攻河中。这一次他们为了分散汴州军,分头进攻,周德威和李嗣昭分兵进攻隰、慈二州。随后进逼晋州和绛州。
而朱温听到了消息之后,急忙回到了河中,主持应对河东军的大局。
这一次作为汴州主力的是氏叔琮和朱温的侄子朱友宁,而他们的对手就是李嗣昭和周德威。
在汴州军抵达河中战场之前,李嗣昭偷袭绛州成功,已经入驻绛州城。但是不久就被汴军大将康怀英又夺了回来。
而总体来说目前对于此时的卞军来说,他们第一期的战略目标就是收复失地,第二阶段的目标才是反攻河东。
所以一开始,汴州军就集中优势兵力,开始大规模的进攻分兵驻防的河东军。采取优势兵力分部分分阶段的歼灭敌人。这就是汴州军采取的策略。
再加上河东军在总数上也比不上汴州军,所以碰上汴州军每战必败。
二月十二日,氏叔琮和朱友宁带领汴军主力进入河中战场。十八日在隰州周围发现了李嗣昭主力。
他们决定吃掉这一支河东军。氏叔琮为了防止李嗣昭大军逃走,先封锁了他们后撤的必经之路,随后大军一起攻营。
数万人的河东大营,在将近十万汴州军进攻下,很快就崩溃了。此战河东死伤一万多人。
这一场胜利,是河中战场上汴州军目前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经过半个月左右的调度,在河中的汴州军主力超过了十万人,而在氏叔琮和朱友宁麾下的人马达到了十万人。
在朱温的亲自指挥下,他们和河东入侵军之间的一场大决战,正式上演了。
这场大决战的双方领导,和上面的一样,汴州方面还是氏叔琮和朱友宁,河东方面还是李嗣昭和周德威。
不过实力对比比较悬殊,汴州带甲十万,河东不过数万人。所以还没开始打,河东军中就开始各种谣传,军心不稳,斗志不高。
不过周德威不愧是河东首屈一指的大将,主动要求带兵会一会汴州军,他自认为还是有几分把握打退汴州军的围攻的。
不过等到满怀信心的周德威上了战场,才发现,爆棚的信心,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不堪一击,遭遇惨败。
吃了败仗,周德威信心全无,也同意了李嗣昭的主张,选择撤兵。
氏叔琮一看,周德威这个家伙竟然要跑,当即也全军尽出,追击河东军,不能白白放走了这个立功的机会,一路上杀敌缴获无数。
原本一场大决战,就这样草草结尾,双方只是小部队交战,然后以河东一方率先撤退而告终。
李克用听说李嗣昭和周德威被朱温赶回来了,急忙派遣李存信带着他的亲兵迎击汴州军,但是李存信走到半路上,遇到了汴州军,他是想打,但是无奈的是他打不过,他的那点亲兵给汴州军塞牙缝都不够。只好狼狈退回了太原。
很快,汴州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围困太原,而此时太原城内还是乱糟糟的一大片,军队没有集中,到处都是恐慌的气息。
而李克用的生活又和上一次氏叔琮第一次围攻太原的时候一样,整天没时间吃饭,没时间睡觉,就在城楼上指挥战斗。不过这一次还挺好,老天爷没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