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朱珍之死
被俘,按照后来李陵的说法,他那是一种策略,他是身在匈奴心在汉,可是当时没人知道啊。大汉武皇帝听说李陵竟然投降了匈奴,二话不说就杀了当时在京城的李氏族人,夷三族,这就是手段。而当时这件事还造成了一个后果,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给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求了几句情,然后被施以腐刑。
此时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朱珍干了一件多么大胆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基本上就等同于阴谋造反了,完全可以理解成造反前的准备工作,特别是还不请示朱温这个最高领导。所以朱温听说后很生气,后果也很严重。当即派人快马加鞭打算追回朱珍的家眷,而后还派了一个使者,召朱珍回来,李唐宾暂代统帅。
不过命令刚刚下达,朱温的第一谋士敬翔就跑来了,现在朱温暴怒看问题看不清,但是作为朱温的高级谋士,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准确的分析形势和可能产生的后果。
敬翔的分析大致如下:“朱珍乃是大将,而且此时手握重兵驻扎在外地,如果大帅追回了朱珍的家眷,撤了朱珍的职务,很有可能引起反弹,那时候局面就不好收拾了。”
朱温听了敬翔的分析,也觉得自己刚刚的确是冲动了,急忙派人追回了刚刚派出去的两拨人。
不过疑心这个东西,一旦产生就像是野草一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正常情况下只会越来越严重,此时朱温就是这样,朱珍竟然变成了他心中的一根刺,而这个时候就用到了李唐宾,因为李唐宾和朱温不和,所以就让李唐宾去监视朱珍,有任何异状都要报告。
这件事根本瞒不过朱珍,所以朱珍觉得朱温对他不信任了,而且让李唐宾来监视他,这让他对于李唐宾更加的厌恶,所以两人之间的关系,持续恶化,并且有不断激化的势头。
在萧县大营,朱珍毕竟是元帅,所以李唐宾在和朱珍的内斗中处于劣势,但是他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奉命监视朱珍。
所以一天夜里,李唐宾带人冲出萧县大营,直奔汴州而去,朱珍听说之后,知道大事不好,这李唐宾肯定是要黑他!急忙骑上快马也奔着汴州而去。
两人先后到了汴州,找到了朱温,相互控诉,无非就是相互指责。感觉就像是小孩之间闹矛盾找大人评理。而这个效果在朱温看来是最好的,只有他们之间不和,那么朱温才能掌控这两个人。所以朱温也没有罚他们,只是劝慰了他们一下,然后就让他们回萧县大营了。
但是也就从这件事之后,朱珍和李唐宾之间的矛盾开始彻底公开化,朱珍阵营和李唐宾阵营的将领相互之间也开始小范围的摩擦。
当时在李唐宾阵营有一个叫做严郊的人,因为没有完成收拾马房的任务,被狠狠的批评了的一顿。但是这个家伙心中不甘心,于是找到了李唐宾添油加醋把这件事说了一遍,李唐宾脾气本来就不太好,这一听,认为朱珍竟然故意欺负他的人,这不是给他找难堪。
当即冲到了朱珍的主帅军帐找朱珍理论,这件事本来朱珍知道的是实情,但是李唐宾了解的却是被修饰过的事实,这两个人自然是谈不到一块去,而李唐宾自认为有理,对于朱珍也越发的放肆。
朱珍忍无可忍,大喝一声:“李唐宾,你放肆!”
然后让左右拿下了李唐宾,随后说他不尊号令,大闹军营!宣布数条罪名,说完根本不给李唐宾说话的机会,一剑砍了脑袋。
李唐宾就这么死了,实话说,有点亏。而杀了李唐宾的朱珍,像是被人泼了一盆凉水,瞬间清醒过来了,他心中开始有些后怕了,杀了李唐宾这可是大罪啊。
但是他很快反应过来,此时最重要的是报告这件事,当即派人给朱温传信说:“李唐宾阴谋暴乱,冲击帅帐已被属下当场斩杀。”
可是这句话他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