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节
果继续跟着太后,经常出入早朝与勤政殿,说不定会成为炮灰。如果真的有反目那一日,皇帝与太后不会真的对对方下死手,但是她这个“知情人”,就可能……
方才太后话里话外试探了她好几次,表明她疑神疑鬼,或者是朝政给了她压力,或者是皇帝让她焦虑。这些都有可能,竹清难以分辨,但她不执着想清楚,而是想办法夹缝生存。
如今在尚宫局就很好,她巴不得尚宫局忙呢,能让她有借口躲避。
不过看样子,太后还是有理智的。按照竹清的设想,在五年后,太后按照先帝口谕还政于皇帝,彻底退到后宫里来,到那个时候,也是她卸任尚宫的时候。
尚宫局归皇后管理,她不可能作太久尚宫,哪怕她愿意,太后愿意,但是皇后不愿意。
激流勇进,适时退让。
要想一直活着,就得认清楚形势。
况且,五年后,太后在后宫养老,身边寂寞,也正是需要她,她回承乾宫呆着,下半辈子的日子就不愁了。
现在有权力,将来有与太后的情分,若她死的比太后早,有几分尊荣下葬。如果太后去的比她早,她就带上这些年的银钱,小包袱一裹,出宫云游。
她救了陛下,却不能以此为仪仗作出逾越的举动,不然别说皇帝,就说太后,也容不下她。所幸,她一直都想的很明白,从来没有过以恩要挟的想法。
竹清很清醒。
无论怎麽样,她都能活得很潇洒。
*
前朝有人弹劾上官丞相,说他驭下无能,纵容下属收受贿赂、草菅人命,弹劾的官员倒没有直接再说上官丞相旁的不是,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的问题不小。紧接着,传来了上官丞相被罢官的消息,陛下命几个大臣调查此事。
这个消息一传到后宫,太皇太后瞬间就晕厥了,有人去尚宫局请竹清,边走边说,“太后娘娘还有皇后娘娘已经去寿仁宫了,尚宫大人也快些去罢,那儿需要你。”
竹清点了几个女官跟着,脚步匆匆地进了寿仁宫,里头的宫人们还算镇定,进进出出皆安静。早有太医去诊脉了,只是此刻还没有结果。
今日有太阳,太皇太后教人把摇椅放在窗边,躺在上边小憩,谁知乍然听见坏消息,急火攻心在摇椅上晕了。还吐了一口血,此刻小宫女们正要把摇椅抬出去擦拭。
“启禀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太皇太后乃是气血上涌、急火攻心,以致一时间晕眩,待微臣施针后,佐以安神药,便无大碍了。”太医拱手,太后便教他马上下去开药煎药。
竹清瞧着太皇太后惨白的脸上逐渐有了血色,不再吊着一口气的模样,便想着一时半会,太皇太后是死不了的。
过了两刻钟,太皇太后幽幽转醒,嘴里喃喃自语,“皇帝、皇帝……”
“母后,皇帝还在勤政殿处理政事,您且喝了药,暂且歇息罢。”太后看向端药的宫女,说道:“给哀家,哀家来喂太皇太后。”
“是。”
太后刚舀起一勺子黑乎乎的药,太皇太后却猛然伸手拨开,说道:“哀家要见皇帝!”
太后眼神已然冷了,“母后,皇帝事情多,不得空来寿仁宫,您不要为难宫人们,他们请不来皇帝。”
“不可能……”太皇太后满眼痛苦,上官氏的丞相被罢官接受调查,接下来,那便是整个上官氏都会遭受动荡。觊觎上官氏的世家不少,个个都想把上官氏拉下来,取而代之。
竹清看着太皇太后犹如困兽那般,不自觉的,想起来了从前她当皇后,是多麽的肆意。瞧,有风光就会有低谷,外头的人觉得太皇太后地位崇高,但是知道内情的人才能意识到她的处境。
她若是不过问上官氏的事情,那麽就能舒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