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95节
,皆没有想到太子殿下这般强硬。他不像陛下,也不像先帝,倒有几分像太祖,史记有记载,太祖在朝堂之上说一不二,不喜与他唱反调的人。

    “本宫赞同太子的决定。”皇后话落,除了几个大臣应和,并没有一呼百应的局面出现。她也不恼,而是侧头看了看,说道:“竹清。”

    有官员不解她喊贴身宫女作甚麽,正疑惑着,就听见一道沉稳悦耳的女声在大殿响起,“赦命之宝在此。”

    瞬间,文武百官们齐齐撩起袍子下跪,口中喊道:“万岁万岁万万岁——”这几个字在乾安宫回荡,久久不散。

    “陛下命令本宫听政,本宫就有决断的权力,各位大人,可支持太子殿下的决定?”皇后再次问道,这一次却不同方才寂静,几乎所有的官员都附和。

    “皇后娘娘所言极是,臣等莫敢不尊。”

    太子缓缓露出一个笑容,“既如此,孤就下令,命文英公主速速上任北安州,为一地知州,掌管北安州农、商、兵马……”

    没有人觉得太子殿下直接下召是对陛下不敬,于他们而言,心中明主早已改变,除了想要在朝堂上有更多话语权的老臣们,没有谁想要直接抗衡太子。

    早有拿了空圣旨的小太监候着,把太子所说写在圣旨上,正巧玉玺在此,也不用浪费时间了。

    竹清拿起玉玺,重重地往那任命的圣旨上一盖,她看着这份几乎有划时代意义的圣旨,觉得内心酸胀,一颗心肝跳得极快。

    她在为文英公主高兴。

    圣旨还要送去盖蓝印,太子吩咐盖完蓝印即刻送去北安州。除了知州,还有其他官职也需要讨论,只是大臣们被文英公主的事打击得不轻,对于北安州派任的官员也不大想议论,太子仿佛早有预料,不带停歇地说出数个名字——皆是上升无望的寒门人士。

    “……由他们与知州一同建设北安州。”太子说罢,官员们又大声说道:“太子殿下圣明。”还好,这次总归都是男子任官员了。

    午时,寿仁宫中,太后正喝着药,有贴身宫女劝她,“太后别生气,左右不过是北安州那种地界,又不是宜州、淮安这样的大州,文英公主当官就当官罢。”

    她以为太后是不满文英公主当知州,殊不知她的愚昧无知却触怒了太后,太后看了她一眼,说道:“你不必在哀家身边贴身伺候,去找姑姑,让你插花弄草去。”

    小宫女脸色煞白,却不敢为自己辩驳,只得去了。

    一刻钟后,田息嬷嬷进来,“老奴不过轮休一回,太后娘娘怎的就动了肝火?仔细伤了身子。底下人不懂事,是因着她到底不似太后娘娘般懂朝政。”

    太后对着穆桂英挂帅的画像看了许久,直到眼睛都痛了,也只是眨眨眼,不曾移开眼睛,她说,“田息嬷嬷,你说,皇后是不是比哀家出色?从前哀家争权夺利,为上官氏谋利,却也始终不敢想女子为官。”

    偏偏太子与皇后就顶住了重重压力,把文英公主推了上去,这是她预料之中却又是预料之外的事。

    “太后。”田息嬷嬷叹息一声,她也不懂朝政,“您可有烦心事?与老奴说说罢。”

    “她比哀家大胆。”太后忽的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田息嬷嬷只能听出这个“她”指的是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半分不让,方才又发作了殿中省的一个太监,直接让他去种花了。那正是咱们的人。”田息嬷嬷转移太后的注意力,太后对这事早有预料,并不生气。

    “头疼。”太后一想到朝堂的事就烦恼,把桌上已经凉透了的安神药一股脑地喝完,末了又呛到,一阵儿咳嗽。

    “太后哟。”田息嬷嬷满眼心疼,说道:“您顾着自己身子罢,太医都说了您不宜多思,且为身子着想,别想太多了。”先帝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古代丫鬟升职记简介 >古代丫鬟升职记目录 > 第9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