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19节
显得亲近,叫完错错后便是一通夸,夸的时候毕竟忍不住,捂着嘴发笑,还故作正经地继续胡编瞎夸。

    于是她听完后,就会笑盈盈地把藏在身后的梅花枝拿出来。

    那日她也是在风雪中苦熬,熬得以为这场雪会下尽她的一生,以为她再也走不出这场大雪了。可是最终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双青缎厚底云龙纹皂靴,其上佛头青的袍角,荡漾出水波一般的光芒。

    摇光轻轻呼了口气,一手扶着瓶子,一手折下一枝缀满黄玉的花枝。她推开支窗,留出一条细细的缝,将手中的花枝,递给了外面的人。

    她想,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一只白净的手握着一支腊梅花,在暖‍­黄‍­‎色‎­­的烛光中迭荡出家常般的温暖。皇帝忽然觉得满心满肺地舒畅,舒畅里又生出几分显而易见的欢欣。

    明明他们都在冬天,她却想送给他一枝春。

    她的手瓷腻又素净,清清爽爽,没有什么多余的装点,腕上一支玉镯,如晴水,又像是早春新生的芽色。

    一股暗香便在窗缝两端,在他的鼻尖心上回荡,若隐若现,却念念不忘。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的雪,浩浩荡荡,连殿阁楼台都苍茫不现。

    一岁将暮,斗转阳生,是春信悄至。

    作者有话说:

    王洪 《瑞象赋》:瑶光之精,至和之珍;彩霞之色,景星之文,兹其所谓瑞象,而特应於我圣君者乎。

    曹操 《短歌行》: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王昌龄 《长信秋词》: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第39章 我念梅花

    四儿见他师傅和德佑捧着一个大盒子进东暖阁, 实在是疑惑。今儿的折子明明已经发回去了,难不成哪里来的加急,万岁爷要连夜批么?

    皇帝已更过衣, 常穿的明‍­黄‍­‎色‎­­江绸寝衣,裹着先前的大氅,站在明窗下,正默不作声地摆弄着一枝腊梅。

    李长顺和德佑将匣子启开,一色的小瓶铺陈在皇帝面前。那是皇帝早年的私藏,平时存在三希堂里,留待闲时赏玩。有冰裂纹的, 有四大名窑的, 也有仿古器的,做得精致,就像是原物的微缩版, 更有些稀奇的, 连李长顺也没见过,都是皇帝挑了,自己封存。

    皇帝仔细比了比,从中选了只羊脂玉的净瓶。李长顺没想明白,却也不敢问, 明明有这么多耀目珍奇的瓶子,为何独独选了这一个羊脂玉的呢?一无纹饰,二无新奇, 不过是最家常的式样,难得的是通体莹润, 线条流畅, 望之如月光。

    皇帝却很得意, 嘴角微微扬起,命李长顺和德佑仔细把匣子存到三希堂去。自己却回身,从水盂里舀了匙水,又觉得不好,索性出殿,亲自在外头接了落雪回来,静置在暖阁里,等它化了,才千万珍重地将那一支腊梅插了进去。

    李长顺正从三希堂出来,看见皇帝捧着他的宝贝玉瓶,急匆匆进东暖阁去了。饶是走得着急,脸上也是带着笑的。李长顺站在原地,颇为感慨,“咱们主子爷,这式样,难得。”

    德佑仔细回味,跟着点了点头,“主子爷寻常不苟言笑惯了,上回肃大人来议事,主子爷一记眼风,肃大人出了养心殿腿还在哆嗦,跟筛糠似的家去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宫墙万仞简介 >宫墙万仞目录 > 第19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