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先生与学生
钓即为以一件物品来观察对方的情绪。言钓则是以语言来探查对方,以此类推。”
“学生学到了。”李白恭敬作揖。
随后李白将自己近些年来对于一些道理的看法,以及这些道理晦涩难解的地方说与自家先生。
青衣老儒生对自己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看法一一解惑,对李白这个学生很是上心。随后又赠李白一部《长短经》,这本书是他赵蕤的毕生心血所凝,其上有识人用人的真谛、是非反正的论辩、历史经验的总结、人生智慧的杂说、用兵谋略的归纳……等等。
其中好多典例都晦涩难懂,但李白却对此大感兴趣,孜孜不倦的翻阅古书典籍一一印证,然后总结出心得与先生交流。
期间李白也被赵蕤教以琴道,棋道,李白亦是勤奋好学。在李白持之以恒的努力下,他的浩然正气也不断增长。
转眼间三月已过,此时李白的武道一途到了二境巅峰,只差最后一步就可扣开那扇门扉,不过李白始终压制着境界,因为自己师父说过要给他打熬体魄,取那扣扉境最强,期间练拳练剑也都未曾停歇。而文脉境界也已经来到了第四境:正身境。在此境界已经能够使用浩然正气附加自身了,达到了言出法随的初期,这一境界可以一语成谶,不过在此境界只能对自己生效。
比如说上一句“我此刻不属于此地,而在数丈之外。”那么就会出现在数丈之外了,不过以李白现在的浩然正气还不足以支撑他达到数丈之外。
文脉的术法都是以浩然正气为支撑,跟练气士的灵气灵蕴相似。而武夫真气就不一样了,武夫是消耗气机,真气一直都存于自身淬炼体魄。
李白最晚开始修行的《剑圣经》也已经入门,达到了“九丈漩涡”,在往后就是要开始温养剑胎了,当然这个九丈只是体内内视所见。
这一日崔佑归来,一身无敌之意愈发浓烈,很显然这位崔武圣以武会友,大获全胜。
“乖徒儿,看看为师给你带啥来了。”说话间崔佑就已经一步迈入山水法阵,出现在了李白与老儒生赵蕤的身边。
此刻李白正在弹奏老儒生的那把锦瑟,其中声色及其神意,已经具备了自家先生的六成功底了。
见到崔佑到来,李白停下手中动作,朝着师傅躬身行礼。
崔佑扶起李白,然后拍了拍李白的肩膀,算是掂量了一下李白的武道境界,笑着说到:“比我预料的还要好几分,不错不错,呐,师父答应你的冰糖葫芦。”
“明明是师父你自己说要买的,我又没有要……。”李白小声嘀咕道。
崔佑面色一黑。
“有劳太宾给我备块儿场地,我来帮他夯实一下体魄。”崔佑脸朝着老儒生说道。
“哪里哪里,崔兄可莫要见外了,你之弟子,亦是我之学生。说到底咱们都可以算一家了。”老儒生也是笑呵呵的说到。
李白顿感不妙。
然后就见老儒生大袖一挥,三人已然立于一片空旷的地界,脚下是如白玉一样的石台,其上有九根盘龙柱,九条龙都被雕刻的栩栩如生,很是雄伟。
“崔兄可莫要给我一拳砸烂了我这聚灵台啊。”老儒生打趣到。
“你这老小子,刚刚还说什么一家人,结果变脸的速度都快比得上你那阵翻书风了吧。”崔佑道。
“太白先来攻我一拳,我只想看到最强的。”崔佑说话间已经释放出一点拳意。
李白架势摆开,一身拳意凝聚,一招拨云见日递出,与崔佑那一点拳意争锋相对。李白那一拳的力量被磨灭干净时,崔佑也收了拳意。
随后崔佑对着李白说到:“今日再传你一式,名为水滴石穿。不同于拨云见日的势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