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另辟蹊径
些人里,甚至不乏有考上编制的人。
都说这年头,编制才是最香的。
然而当江汉中医院彻底没有多少患者后,即便有编制,也只能吃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是一点没有了。
在江汉,两三千块也不是不能活,可看到身边有朋友八九千甚至上万。
自己再拿两三千,心里可就有点不平衡了。
尽管来到陆九中医院需要重新学习,而且干活也累。
但说真的,来了这边后,除了工作上的事之外,基本不需要操心别的东西。
什么报告啊,开会啊,总结啊,统统没有,顶多就是偶尔加加班,但加班了也是三倍工资,绝不克扣。
累是累了点,可多劳多得的制度,没有一个人有怨言。
陆九中医院人一多,江汉中医院的人可就少了。
尤其是大批量的人员离开后,留下来的要么是中层干部,要么就是岁数大了压根不想挪位置的。
但光有干部,没有普通的一线医生,医院也是很难开下去的。
当江汉中医院两个季度出现亏损后,上面的领导终于是对江汉中医院问责了。
作为管业务的齐院长首当其冲,他也主动揽下了这口锅,提出了离职申请。
可惜被上面的领导否决了。
不仅如此,还破格把他提到了书记的位置,成了江汉中医院的一把手。
原先的一把手成了担责的那位。
事情的发展出乎齐敬的意料,随之而来的,却是上面下派的任务。
要他在今年之内,让江汉中医院扭亏为盈。
否则现在这个位置,依旧是不保的。
接到这个任务,齐敬也是一脸苦相。
想要在半年内将现在的江汉中医院扭亏为盈,这可太难了。
毕竟陆九中医院强势崛起后,很多人就算想看中医,首选也绝对不会是他们。
再加上陆九中医院疗效那么好,费用还比他们便宜,这就更加没得比了。
可以说江汉中医院尴尬就尴尬在,比医疗器械比不过江汉人民医院,比中医质量比不过陆九中医院。
两头都沾不到边,这还玩啥?
陆九中医院,院长办公室。
正在休息看书的陆九,接到了一通电话。
来人正是齐敬。
“喂,齐院长,听说你高升了,恭喜恭喜啊。”陆九笑呵呵地接通了电话。
“陆院长,有没有空坐下来谈谈?”齐敬笑道。
“那得看你想谈什么,如果是过来我们医院,不用谈,随时欢迎。”陆九笑道。
“过来就不过来了,我这次打电话来,是想请伱帮个忙。”齐敬道。
“什么忙?”陆九问。
“上面给了我一个任务,让我在年底之前,将医院扭亏为盈,现在只有半年时间,我想让江汉中医院学习你们医院的模式,彻底改变现在的制度,或许还有一线希望。”齐敬道。
他知道陆九中医院在现有模式下,盈利已经不低了,甚至比他们当初最鼎盛时期都还要更赚钱。
毕竟陆九中医院完全不需要支付医疗器械的高额成本,最大的开支也只是医院的日常运营和医生的工资。
有药膳科等一众高盈利科室,陆九中医院的赚钱能力,已然是超越了传统的中医院。
“齐院长,不是我说风凉话,我们这个模式,公立医院模仿不了的,我就说一点,你们没中医,我们的模式是建立在有真正能治病的中医上,没有他们,这些制度根本落不到实处,江汉中医院想要走这条路,是行不通的。”陆九道。
除了医生之外,公立医院的晋升制度,管理制度,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