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旧情如火,遇风复燃
有他这样的丈夫,这样的爸爸,这样的儿子,那简直是耻辱!叫你们三代人在社会上都抬不起头来啊!”
芸姐见我语气坚决,说的严重,对王小峰的遭遇毫无同情怜悯之心,又紧张起来。她不停地搓着手,竭力设法为王小峰开脱辩护:
“都怪那个该死的梅小姐!她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小峰在家规规矩矩做生意,乡政府还表扬他是勤劳致富带头人,又戴花又送奖匾;没想到,到了深圳就鬼迷心窍,去做那种生意。这还不是她梅小姐教唆的吗?要不,小峰也不懂得做那种生意。现在倒好,小峰犯法了,栽了,倒了,穷了,她不想办法救他,帮他一把,反倒把他一脚蹬了,自己脱个清白身子,溜得远远的,跑到外国逍遥去了。天底下哪有这么恶毒狠心的女人?下次遇到她,我恨不得撕她的皮,吃她的肉!”
她把一切责任、一腔愤怒都推在、煞在梅小姐身上,咬牙切齿,怒不可遏。
我觉得她这样认为对梅小姐有些不公平,说:
“你也别净怪人家梅小姐。到底还是怪王小峰:他自己有文化,懂法律,有头脑,又做了这几年生意,也算有经验了,为什么专听那种女人的话?做那种违反国法的生意?他和你商量了吗?和他爹妈商量过吗?你的话,他父母的话,他怎么就不能听听?却专听那个坏女人的话?说到底,还是他自己见利忘义,无视法律,财迷心窍!”
“梅小姐是小峰的老板,他不能不听她的话。”芸姐极力为王小峰辩解。
“老板的话,也要分个是非对错,违法的话也能听、能干吗?”我抓住王小峰不放松。
芸姐满脸羞惭,只好责怪起自己来,继续为王小峰开脱:
“咱是农村人,没文化,没本事,又没见过大世面,只能呆在农村,干粗活,出劳力;外面的事,生意上的事,咱也不懂,帮不了他,他即使事前跟我、跟他爹妈说了,我们也不知道该咋办,不该咋办。哎,事到如今,啥都别说了,算他不走运,该倒霉,命中就该有这一劫。听说,做这生意的多呢,就是这会也还有人在做,为什么偏偏就逮住他了?”
芸姐说着又垂下头去,唉声叹气,无限忧愁;似乎又有些不服气,觉得王小峰冤枉,在为他被捕受罚鸣冤叫屈。这是我所不能忍受和接受的。我说:
“你这么想就不对了。尽管犯法的每天都有,受到惩罚的也每天都有,漏网的也每天都有,但是,你不能为受到惩罚的叫冤,为漏网的庆幸。你应该懂得,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道理。漏网是暂时的,受到国法惩处是必然的,迟早会有的事。你不要再为王小峰开脱辩护了,他受到惩处是应该的,罪有应得,也是国家对他的教育和挽救;否则,他会犯更大的法,受到更严重的制裁。到那时就真的无可挽救了,别说没收财产,罚款,就连小命也难得保住了!”
芸姐听我说的这么严重,猛地一惊,随后又哭开了,呜呜咽咽,抽抽搭搭,不胜悲哀。
我立即意识到,我的话说得太重了、太狠、太绝情,刺到了芸姐的痛处,致命处:王小峰小命没有了,芸姐还活得下去吗?连忙劝慰她:
“你不要难过了,钱财都是身外之物,生命才是最可宝贵的。王小峰能平安回来,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希望他经过这件事,能接受教训,从此改过自新,走正道,做正经生意。他还年轻,还不算晚。你也不要自责,这事怪不着你。之前,你也说过他,劝过他,找过他,该说的话都说了,该做的事都做了。是他自己鬼迷心窍,有眼不识金香玉,不分好坏,不辨方向,自作自受。你们已经离婚了,你带着孩子也不容易,他不能帮你,照顾你,你还想他的事、管他的事干什么?梅小姐那么有本事、有钱,又精通生意经,都帮不了他,事情发生,分得清清楚楚,跑得远远的;你又没文化,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