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8章 弃农经商,勤劳致富
从生产队广种薄收、层层盘剥的集体经济的禁锢下解放出来,热情高涨,他们视土地如生命,视粮食如金子,为了种好田地多打粮食,户户全家总动员,老少齐上阵,起早贪黑,精耕细作,再加上时下推广科学种田,广泛使用优良品种,化肥农药,粮食产量迅速提高,很快就解决了在生产队二十多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光靠种田只能温饱,很难致富,要想致富,还必须经商,另外找钱;特别是开放市场后的城镇居民,男女老幼一起向钱看,到处找钱赚钱,或大或小,几乎人人做起生意来。那情形正像当时流行的一套顺口溜说的:“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没有钱,挑起货郎走四方。”挑货郎担的不多见,本钱少的市民,骑着自行车到农村推销小商品,然后收购农副产品带回城里出售赚钱的却常见,与之交谈,本小利大,亦颇来钱。

    在这种形势下,高考落榜、读书无望、种田疲惫不堪的王小峰也心动起来,吵闹着要弃农经商。他对芸姐说:“土里刨食实在不容易,我承认我不是这块料。靠种地咱家一辈子也富不起来,我这辈子也叫你娘儿俩过不上好日子。你看人家做生意的多赚钱!干一个月抵上咱们干一年,人还落个轻快自在,多好!”芸姐说:“做生意要本钱,咱哪有那么多钱?”他说:“我有个同学在银行,找他贷款。”芸姐说:“贷款有利息,到期连本带利都要还的,万一赔了怎么办?”他生气了,指着芸姐说:“人家做生意都赚,单独我赔?你也太看不起人了!我告诉你,我读书不比人差,做生意,也不会比人差!退一步,就是赔钱,我也要试一试;不然,这一辈子死了也不甘心!”芸姐是依顺惯了的,见丈夫真的生气了,只得同意。她想,赔就赔点吧,全当交学费,赔点钱叫他学个乖,以后就安心种地了,不然他也安不下心来种地。于是她对王小峰说:“你既然一心想做生意,就去做吧;你识字,有文化,能写会算的,也好有些用处,不致白白浪费了。家里种地的事有我呢,孩子渐渐大了,由他爷爷奶奶带着也放心。你那边即使赔了,回家也有饭吃,不会饿肚子。”

    王小峰可不这么想,他说:“现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人民普遍富裕了,有钱了,钱多买东西就多,做生意必定赚钱。我不会一辈子指望你种田养家、养活我的。”他找到在银行工作的同学办了一万元贷款,又联系到一家供货商,交付部分定金,先供货,售后再付款,在镇上开了一家小商品批发部,批发兼零售,野心勃勃地做起生意来。他每天从早忙到晚,夜里还营业到十二点,天一亮又早早开门营业。你别看这小子种田不行,嫌苦怕累,又缺乏耐心,如今经商就像他以前上学读书一样,倒有股子干劲,而且有耐心,有头脑,不怕吃苦,瞄准市场,抓住商机,眼疾手快,说干就干,什么赚钱就卖什么。他还不断研究生意经,遇到节日搞点打折促销活动,吸引顾客,因此营业额大增。两年干下来,不仅还清了贷款,还净赚一万多元,成了方圆几十里远近闻名的万元户!万元户在当时的苏北农村可算得上大富豪!全乡四五万人数来数去也就那么几家,光荣得很!当干部的怎样?一个月百吧几十元的工资,一年千吧块钱,除去吃饭穿衣,年底能结余一两百元已经很不错了。他的一个考取师专的同学毕业后分配在乡里一所初中任教,为了结婚,还来向他借钱。他拿一千元给这同学,这同学只拿了四百,说拿多了还不起。

    解放后中国人的意识中一向是谁穷谁光荣,谁富谁狗熊,所以工人、贫下中农最光荣,地主资本家最狗熊。谁要有个工人或者贫下中农家庭成分,那可就值钱了政府照顾,百姓羡慕,还延及子孙,入党入团、参军提干、报考学校都有照顾,光荣得很!给个秀才也不换。所以人们出门出差穿补丁衣服不但不觉得难看,寒碜,反而觉得光荣、时尚。如今改革开放了,竟然翻了个过,谁富谁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芸姐的爱情故事简介 >芸姐的爱情故事目录 > 第18章 弃农经商,勤劳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