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烈日灼心》凉一半,爆火了!
出了决定。
他想要救下小尾巴,但是却不想小尾巴记得自己,也不想再参与小尾巴的人生。
他不想自己养大叫自己小爸爸的女孩长大后知道自己的‘爸爸’是自己的杀母仇人,不想小尾巴知道自己是被罪犯养大的,不想让小尾巴的人生被自己的犯罪行为所影响。
所以,辛小丰和杨自道编了一个作案过程,顶下了罪,就是为了求死。
他们做出的选择让现场很多影评人呆住了。
从某种理论上讲,这件事情和杨自道屁关系都没有。
而辛小丰是罪犯,但也不是灭门惨案凶手那么严重的罪犯。
但是法律上是这样讲,而内心上,杨自道和辛小丰无法说服自己。
因为凶手是杨自道的朋友,杨自道决定带辛小丰他们找他玩儿,才有了后续的所有事情。
辛小丰知道女人死亡是心脏病,但更清楚就是因为自己的暴行才导致了女人的死亡。
就算法律轻判自己,自己的内心也无法接受太阳的拷问。
自己永远没办法在白昼之中心安理得的行走。
而一切有关对于自己内心的拷问,都是因为他们对小尾巴的感情。
他们本可以因为这件事情,就干脆做个没心没肺的犯人,没有人性的人。
但是他们不行,他们在自我拷问之中,自己给自己做出了审判。
而与此同时,陈比觉做出了另一个选择。
从一开始,陈比觉就觉得这事儿和自己屁关系没有,自己顶多就是去催账的同伙,而不是杀人的同伙。
他在自我内心拷问之中,并不觉得自己应该赎罪。
他觉得,杀人不是自己的问题,而自己和辛小丰他们出手杀了凶手,也已经是为这家人报仇了。
他已经尽全力做了一个人该做的事情,那就是没有出卖辛小丰和杨自道。
最终,电影给出了画面,所有人才知道,原来陈比觉是一直在装傻,最后他选择了隐姓埋名,离开这里。
所以,这部电影才叫做《烈日灼心》。
不同的人,面对罪行面对法律有完全不同的选择。
在烈日之下,哪个罪犯的内心能问心无愧的接受拷问?
电影播完,影评人们都有点蒙。
这不是韩舟一贯的作风啊。
虽然韩舟曾经拍过哈喽树先生,但是之后哪一部电影不是商业大片。
怎么这一次开始探讨人性了?
并且,这部电影对于人性的探讨可以说是震撼,也可以说是精彩。
特别是看完结局,再回想辛小丰在执行死刑时的表演画面,更为震撼了。
但是,这部电影也有一个巨大的问题。
那就是,主角是个坏人!
哪怕他后面的很多行为展现他是个好人,之前的犯罪就是一时冲动,但就是这一时冲动,就注定了他绝对称不上好人。
这样一个主角,非常不利于电影的传播和推广。
电影小改一下,比如让辛小丰不要做强­​‌奸​­犯,而是凶手是强­​‌奸​­犯,三人只是阻拦凶手,然后杀了他,才开始逃亡。
那么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说辛小丰是一个法律定义之外的好人了。
但为什么要这么处理?不想赚钱?
也有影评人在想到了这一点后,迅速摆头甩开了这种思想,并且写下:“韩舟对于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