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纳吾肉孜
显得深邃高远,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散落在草原上的毡房传出一阵阵欢快的歌声和冬不拉“咚咚咚”的弹奏声。

    牧民们坐在自家的毡房里,低矮的茶几上摆着大块的手抓羊肉,还有油炸果子、奶疙瘩等哈萨克零食,一家人都其乐融融地过着属于自己民族的节日。

    由于庞咚咚是汉族姑娘,爷爷对她格外重视,再加上她怀有身孕,让她坐在茶几下手吃饭。

    她并未像海米提的婶婶们蹲在金色的萨玛瓦尔(哈萨克族烧茶的炊具)旁给男人们倒奶茶。

    海米提小婶将热腾腾的手抓羊肉端了上来,海米提小叔双手捧着羊头递给坐在上座的爷爷。

    爷爷接过羊头,说了一句祝福语,“祝愿牲畜满圈,奶食丰盈”。

    然后,他取下腰间的皮杰克(锋利的小刀),先在羊脸上割了块肉放进自己嘴里慢慢吃了起来。

    随即,他连着割了几块羊耳朵分别递给四个年幼的孙子,叮嘱他们要听老人的话。

    接着,爷爷又割了两块舌头肉递给海米提和庞咚咚,叮嘱他们已经长大‎‌成‍人‎‌,既要听话又要会说话。

    一个晚上,庞咚咚和她的哈萨克族亲人们唱着、吃着、跳着,良宵一夜尽情地弹唱。

    海米提拉着妻子走到毡房中间的空地上,夫妻俩跳起了传统的哈萨克舞蹈《哈拉卓尔哈》(即“黑走马”)。

    这是一个模仿飞禽走兽动作的舞蹈,经过哈萨克牧民的加工演绎后,夸张幽默、惟妙惟肖、生动传神,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孕妇庞咚咚为亲人们跳着舞着,海米提弹着冬不拉尽情的唱着,庞咚咚高挑的身材扭动着‍​‎妖­‎娆‎‎‍的动作,从背影上看,着一身哈萨克服装的她完全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哈萨克姑娘。

    跳完舞蹈的庞咚咚大汗淋漓,有些疲倦不堪,海米提见状拉着妻子的手离开毡房。

    俩人手牵着手朝他们休息的毡房走去,庞咚咚想到白天的“姑娘追”。

    她斜睨着英俊的海米提打趣道:“你在草原那些年被多少姑娘用鞭子抽打过?”

    海米提双手搂住妻子,下巴放在她的头顶,仰望着蓝色的天空,幽幽地说道:“我在草原居住的那几年,只是个看客,不敢玩姑娘追的游戏,因为我心爱的姑娘不在果子沟草原。”

    庞咚咚想着孤独思念海米提的几年生活,漫长而又孤寂,她动情得哭了。

    翌日,庞咚咚并未参与到草原上人们走家穿户的拜年活动中,而是跟着海米提看着爷爷驯服着去年的那只雏鹰。

    广仁乡的别克波拉提和田坤蓉生育的三个孩子里,最聪慧的是女儿米娜,最憨厚的是儿子开伊山,最狡黠的是幺女阿热依。

    聪慧的米娜从小就酷爱学习,幼时的米娜在姥姥田老太太和妈妈田坤蓉的教育下,五岁就将唐诗三百首倒背如流。

    当同龄的孩子们流着鼻涕玩羊必石、踢毽子、扔沙包时,文静秀气的她爬在小桌旁做着姥姥给她安排的算术作业。

    到了上学的年纪,她同街坊四邻的孩子一起上了小学一年级,不到半年功夫,聪慧的她连跳两级,在三年级上课,成了广仁乡的神童,别克波拉提最宠爱这个聪慧无比的女儿。

    “功夫不负有心人”,16岁的米娜民考汉考上了北京医科大学,加上预科班一年,她要在北京学习生活6年。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涉及各方面的领域在沉睡蛰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走西口之天山行简介 >走西口之天山行目录 > 第二十九章:纳吾肉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