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草原婚礼
克族民间有句俗语“美丽姑娘值八十匹骏马,一家人生下几个女儿,就能成为大巴依(大地主)”。

    就如汉族人娶儿媳打听女方的母亲人品一样,哈萨克族男方家庭很注重女方的母亲,哈萨克有句谚语“母亲是女儿的影子,母亲好,女儿不会差。”

    按照哈萨克习俗,同一部落的人不得通婚,即便通婚必须七服以上,不管是否同父母所生,只要喝过同一女人的奶水,就亲如‎‌­兄­​‍妹‎,不得结婚,主要是为繁衍人口优生率采取的措施。

    哈萨克族的婚姻习俗是在草原游牧的特殊环境下形成的,含有古突厥民族遗留下的婚姻现象。

    对于哈米提和庞咚咚的婚礼,实在是太特殊了,别克波拉提和田坤蓉即是庞咚咚的娘家人,又是她的婆家人,一家四口人就如何举办婚礼商量了许久。

    最后,庞咚咚决定,哈萨克族的“吉尔提斯”礼和“认门仪式”就免去吧,直接按照哈萨克婚礼在果子沟草原海米提爷爷那里举办婚礼。

    “吉尔提斯”礼是男方给女方送的各种结婚用品,“吉尔提斯”准备好后,宰杀羊只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聚会,商讨评论“吉尔提斯”是否合适,亲属们也带来礼物弥补主人所备不足。

    男方把“吉尔提斯”送到女方后,这一天女方也要举行仪式,也叫女婿“登门仪式”或“认门仪式”,男女双方见面,女婿与岳父、岳母见面,这样女婿才可公开去岳父家。

    别克波拉提和田坤蓉考虑片刻,觉得有道理,这样免去了许多繁文缛节,移风易俗,简化结婚程序,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庞咚咚出嫁这天,别克波拉提按照草原习俗在广仁乡他老屋子给继女举行了出嫁仪式,即女方送亲礼。

    在送亲礼仪式上,别克波拉提宰杀了一头牛、三只羊,宴请亲属、街坊四邻和同一部落的人,宾主欢聚一堂,弹着冬不拉尽情歌唱。

    年轻男女对唱着,对唱的歌曲只有曲调没有固定的歌词,歌词都是即兴而唱,年轻人们通宵达旦歌唱着,好不热闹。

    别克波拉提邀请田坤禾一家、好友汪凌、张花和儿子田石头等汉族亲朋好友也参加了送亲礼。

    望着酷似田坤蓉的庞咚咚,让田坤禾夫妇想起了当年初来新疆的往事,夫妻俩想着离世的亲人,偷偷抹泪。

    新娘庞咚咚出嫁这天,妈妈为她穿上哈萨克出嫁女的服饰,一身由白、红、绿、淡蓝色绸缎、花布等为原料的下摆有多层荷叶边的连衣裙,外套件坎肩,头顶戴着一顶有绣花和珠宝装饰的尖顶帽,前方还装饰着串珠垂吊在脸前。

    新郎海米提内穿高领式套头衬衣,衣领上绣着彩色图案,外套“袷袢”,下穿便于骑马的大裆裤,他和伴郎们穿戴一新,骑着骏马簇拥着向别克波拉提的老屋娶亲,这支娶亲队伍边走边唱“萨仁”曲子。

    听到屋外传来迎亲队伍的“萨仁”曲子后,庞咚咚盖上红盖头,按照习俗哭着唱起了哭嫁歌《森斯玛》,来表达对娘家人的依恋之情。

    伴郎带着一群哈、汉等年轻人围聚在姑娘庞咚咚的闺房唱着《加尔、加尔》(劝嫁歌),用这首深情的歌曲来劝慰深情依依的庞咚咚。

    这时,簇拥在门前的长辈们会不约而同地道声“万福”,庞咚咚哭嫁后,两位年轻的媳妇搀扶着庞咚咚到别克波拉提、田坤蓉和弟弟妹妹米娜、开伊山和阿热依跟前一一施礼哭别。

    庞咚咚以哭声向送行的亲友告别,唱完“阿吾加尔闹尔斯”(哭别歌)后,在弟弟开伊山的搀扶下,上了套着银鞍的马匹上,在新郎和伴郎接亲队伍的簇拥下,浩浩荡荡朝果子沟大草原骑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走西口之天山行简介 >走西口之天山行目录 > 第二十三章:草原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