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二章:生活百态
学的五年生活,一直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姑娘追逐的对象。

    热情奔放的少数民族姑娘的追求,丝毫撼动不了他对庞咚咚的思念和爱恋。

    海米提已经跟庞咚咚五年未见面了,他时刻铭记父亲别克波拉提的谆谆教导,新疆儿子娃娃要说话算数,等他成为草原上的雄鹰后,再骑马迎娶心爱的姑娘。

    在这五年时间里,他从未跟庞咚咚联系过,但他从转场到果子沟的父亲那里知道,去年,庞咚咚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县医院当护士。

    庞咚咚一上班就成为单身男医生角逐的目标,不少年轻男子追求她,但都碰壁而归。

    田柳是公派到乌鲁木齐财经学院上学的,他有工资,比起穷学生田苗和海米提来说,大学生活的日子相当滋润。

    三个年龄相仿的小伙子,不时聚在小食堂吃个便饭,喝瓶伊犁大曲,所有费用都是田杨承担。

    两年下来,三人感情相当深厚,海米提年纪最大,同岁的田苗和田柳称海米提为大哥,田苗排老二,田柳最小是老三。

    广仁乡田坤禾家生活照旧,面朝黄土背朝天是老农民生活的常态。

    二哥田坤鹏的遗孀张花,拖着长大­成­人‍的田弯儿和田石头回到原来的大队后,张花又开始干起裁缝来。

    随着日子开始好转,农村百姓也开始舍得花钱消费了,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一年四季穿一身衣服,春天把衣服夹层的棉絮掏出来当夏衣,到了深秋,再把棉絮塞进去当过冬的衣服。

    现在每人都有两套衣服换着穿了,张花的裁缝生意越来越兴旺,家里的那点地儿不够用了。

    精明的张花在广仁乡政府街上租了个门面,开起了广仁乡第一家裁缝店,生意相当红火。

    女儿田弯儿在公社小学当了好几年代课老师,一直没转正。

    功利性极强又精明的张花,听说公社今年要解决几个代课老师的指标。

    张花拿着皮尺主动去了乡政府负责学校的教育干事的家里,给他一家五口人丈量了尺寸,回来后量身定做了五套衣服送上门,不久,田弯儿转正。

    儿子田石头有一搭没一搭得在生产大队干农活,还能挣点工分,张花家的日子过得相当殷实。

    田坤禾的二儿子田穗参加高考名落孙山,他忤逆父亲的意愿,没去参加高二补习班。

    听说有人偷偷倒卖农副产品发大财了,田穗决定出去闯荡。

    可惜囊中羞涩,万不得已,他上门找二伯母张花借点钱当本钱。

    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张开的嘴没合拢。

    穿着一身光鲜花衣的张花边用剪刀裁剪着一块灰色布料,边撇撇嘴婉言拒绝,“田穗呀,你姐弯儿马上出嫁了,她要嫁给乡里会计家当儿媳了,她婆家咋说也是吃公家饭的,我得给弯儿准备厚点儿的嫁妆,哪里有钱给你借啥?!”

    田穗看着椅子上拿着小圆镜挤脸上骚疙瘩的田弯儿。

    田弯儿斜着眼上下打量着田穗露着大拇指的布鞋,嗲声嗲气说道:“哟,田穗,都多大了?还穿成这样,瞧你跟外面要饭的有啥区别呀?!”

    “就是,田穗,以后在外面甭说你是我弟。”坐在小床边嗑瓜子的田石头一脸嫌弃得望着比他小两岁的田穗。

    浑身的血液直往上冲,田穗捏紧拳头,撂了一句,“放心,我田穗在外面饿死,也不会踏进你家要饭。”气呼呼拂袖离去。

    老人们常说“莫欺少年穷”,这话一点不假。

    家境贫穷的田穗噙着泪从张花家的裁缝店出来后,就立下志向,他田穗一定要成为有钱人,让那些狗眼看人低的势利眼刮目相看。

    回到家后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走西口之天山行简介 >走西口之天山行目录 > 第十二章:生活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