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章:心如死灰
    求收藏、求推荐、求评论。

    送葬那天,闻讯赶来的各族农牧民朋友纷纷来为她送行,自发送行的队伍很长、人很多,颇为壮观,有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回族、东乡族……

    广仁乡唯一的汉族裹脚小老太,生前绝对想不到,身为一介草民的她竟然博得广仁乡各族农牧民的敬重和爱戴。

    为她送行的人们发自内心尊重这个伟大而平凡的母亲,不仅因为她教会了各族农牧民用芦苇和芨芨草编制各种生活用具,更重要的是这个腿脚不方便的裹脚小老太是个热心肠之人,生前曾帮助过不少人家。

    作为田老太太尚存人世的唯一儿子田坤禾,披麻戴孝、摔泥瓦盆、举着白皤送走了家里的主心骨。

    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朝广仁乡的北山走去,老岳母去世,别克波拉提连夜从山上拉来了上好的松木,让乡里韩木匠连夜帮忙打了一口上等的棺材。

    褐红色油漆的棺材用三根粗麻绳绑着,两根长檩子穿过数道麻绳,十六个不同族别的汉子抬着棺材迈着齐整的步伐一步步朝广仁乡墓地走去。

    走在送葬队伍最前头的汪凌,腰身缠着一道白布,脖颈上挂着一根布袋绳,绳索上耷拉着一个马褡子,里面装着街坊四邻剪的圆纸钱。

    他边走边扬手撒着纸钱,送葬队伍每逢路经十字路口或小桥时,汪凌扯着嗓子仰天高喊道:“田大嫂,过十字路口了,一路走好!”

    “田大嫂,过桥了,一路走好---”

    “田大嫂,上山喽,一路走好---”

    ……

    田坤蓉哭得昏倒几次,别克波拉提以女婿的身份,按照汉族人的习俗为岳母披麻戴孝送葬。

    田坤禾把老母亲安葬在广仁乡的北山上,背朝高山面朝伊犁河的小支流。

    田老太太坟前的这条小支流就是当年庞杰和小田叶被横生的枝节拦截的地方,他们的尸体就是在这条河床上找到的。

    田坤禾将哥哥田坤树、田坤鹏、妹夫庞杰、大侄子田杨和女儿田叶的坟全部迁在田老太太坟冢的下手。

    望着田家6座大小不一的坟冢,坚强如铁的田坤禾跪在坟前将头紧贴在黄土地上嚎啕大哭,哭得天昏地暗。

    当年离开家乡的13名亲人,一路历经磨难,不到20年的时间,老老少少相继7人(含吉月娥腹中六个月的胎儿)去世,田家三个儿子现在也只剩下他一人苟活人世。

    跪拜在父亲身后的田苗要起身拉痛不欲生的父亲田坤禾,被母亲吉月娥拦住了。

    吉月娥泣不成声道:“就让你爸哭出来吧,这些年他肚里的苦水太多了,总这样憋着,早晚会把身体憋坏的。”

    17岁的田苗瘦弱的身躯直挺挺得跪在爸爸身后,望着爸爸佝偻的身影,他发现心中高大坚强的爸爸才过不惑之年就显得很苍老了。

    田苗泪如泉涌,他在奶奶坟前暗暗发誓,今后的田家就由他田苗来撑起吧,这些年来,爸爸太累了,实在撑不动了。

    这一年,17岁的田苗参加高考,被八一农学院本科班录取,他是广仁公社第一个飞出来的金凤凰。

    这一年,16岁的田柳参军被分到乌鲁木齐市当兵,走之前,他将自己平时积攒的玩具全部给了14岁的妹妹田桃。

    看着姐姐田桃手上的玩具,4岁的弟弟田狗剩子伸手去抢他早就眼馋的小手枪,是田柳花了半年功夫用捡来的上百个空子弹壳制作的。

    田狗剩子去抢,田桃手朝怀里缩,一不留神,手枪掉在地上“啪”的一声摔坏了。

    望着地上的四分五裂的小手枪,一气之下的田柳抡起一个巴掌,狠狠扇到弟弟狗剩子的小脸上。

    狗剩子的鼻孔顿时血如泉涌,他张着小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走西口之天山行简介 >走西口之天山行目录 > 第六章:心如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