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归来与浪花
。
“一中本场比赛的首发门将是23号柯佩韦。后防线上,从左到右是10号卢卡,6号赫明明,5号叶芮阳,3号米乐。中场是20号何宏晖和4号李百川。9号阎希是单前锋。我说得对吗?”姐姐像是在征求临时搭档的意见。
“大概吧。”他回答道,声音更加沉闷,兴许是穆铮没理他的缘故。而在远处召集队友喊话的我怎么也不会知道看台上是这样一种氛围。
比赛开始了。
“卢卡接到阎希开出的皮球,回传给赫明明。明明大脚长传,对方的后卫有点冒顶……”
“打门呀!打!”
画面里的阎希带球突入了禁区,在学学的叫喊声中,他轻轻将球往右后方一敲。插上的米乐得球便是一脚远射,还是用左脚踢的。皮球稍稍高出了横梁,跃起的理工门将似乎心有余悸地朝队友们摊了摊手。
“还不错,射门质量还是可以的!”姐姐鼓励道。
“对嘛!不能怂,就是要打出气势!”学学补充。
似乎随着裁判启示般的一声哨响,隔阂的壁垒显现出了可以被打破的迹象。我们因为这项运动认识了彼此,正是随着它的开始,所有人都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它隔离了臃肿的作业、反复的考试与张望的眼睛,将我们聚焦于绿茵场上的奔跑与跃动,忘却了作为支持者以外的其他身份,一切都随皮球的运动与弹射化作了共同的声音。
但赛场上的人绝对无暇考虑这些。当艾尼瓦尔高大的身躯真正站到身边时,强大的压迫感随影子从脚下覆盖到了头顶。只要他一得到皮球,就会像一辆无坚不摧的坦克一样在我们的防区内横冲直撞,碾来碾去。幸亏我们听取了明明的意见,尝试去切断他与霍宇齐的连线。教练安排阿晖首发,只给了他一个任务:从头到尾死缠霍宇齐。他像甩不掉的膏药一样贴在理工的核心与大脑身边,不给他一点顺利接球的机会。而理工其他球员的传球都或多或少欠缺队长的精度与准度。他们的防守型后腰,背后印了个Scofraze的8号同学几次直塞都被川哥稳稳拦截。而老叶和明明轮流顶在了艾尼瓦尔的背后,他想转过身来也得费上好一番力气。天罗地网,这种针对性极强的防守恰是我们对强敌最好的尊重。
“艾尼瓦尔前场拿球,叶芮阳扛住了。这里还需要协防,注意别犯规,不要给定位球……”
“小心!别让他分出来!”
“艾尼瓦尔给到了边路,队友插上助攻。低平球传中,要看住艾尼瓦尔,别让他抢点射门。卡住他的身位!”
“这是什么防守啊!后点怎么漏得干干净净!”
学学几乎是对着手机屏幕咆哮。我对理工的这次进攻印象挺深,老叶和明明一左一右死死把艾尼瓦尔卡在身后,球从我和他们俩中间穿过,待我转身看向身体左侧时,李天城已经在后点完成了打门。球力道十足地射到了边网上,从视频里看好像进了球门似的,悬得很。
“没进就好,没进就好。”这回心有余悸的换成了姐姐,她不断重复着,仿佛在给自己压惊。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回艾尼瓦尔是碾到了我们的禁区里。如岳隐所说,他并不只是一个单靠身体吃饭的“糙汉”,脚下动作也灵活得很。他在右边路得球后正对着米乐,并没有凭借人高马大的优势上前碾压,而是来了一套“踩单车”的动作,速率之快连米乐都跟得有些勉强。一系列假动作之后,米乐渐渐失去了重心,老叶忙赶来协防。眼见得又要面对两人的夹抢,艾尼瓦尔猛地一冲,突然提速抹过了米乐,想通过瞬间的爆发将我们的后防线生吞活剥。即将被甩开的米乐在身后探出腿来想踢走皮球,却被艾尼瓦尔敦实的身体生生弹开了,像击打在盾牌上棍子被坚盾结结实实地反弹回来了一样,米乐一个踉跄竟摔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