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15 赛后的晚饭
法控制“柯佩韦”这个人对与他有关的所有人(包括我本人)起的作用。

    就像今天听涛涛说话一样。我不知道,听了他的话会让他好一些还是根本没用,一切都不能预料,但似乎又会悄然发生反应,不知是好是坏。

    但愿我别再破坏别人的生活了。

    柯柯,为什么不吃饭。米乐问。他明明也在发呆,我们俩都很木讷地坐在食堂里,桌上摆着两盘饭菜。附近人来人往,喧闹嘈杂,我听不见,我们在一个昏暗的角落。米乐还穿着他的球衣,那几点血痕还挂在上面。

    你是在想涛哥的事吗?我点头了。他说今天不是很有胃口。柯柯你点了一份青椒炒牛柳,一份干丝。我点了一份盐酥鸡,一份炒青菜。价格都差不多。我说对。他说,一开始在老家上小学时,食堂给每个人提供的饭菜都一样,大家都吃自己的那份,唯一的区别就是好吃不好吃。后来换了一个学校,改成付钱打饭,这就完全不同了。同学们总是聚在一起,有的同学能点两三个荤菜,加上小卖部的烤肠里脊,再配一瓶饮料。我吃的不算多,一荤一素就够了,天气热就买瓶可乐。和这些同学一起吃,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但如果旁边的同学只是点一个青菜,配一份米饭,喝的也是食堂免费提供的汤,我就会非常沮丧,就不好意思去买饮料。有时会把点的荤菜放在两个人中间,说一起吃。但同学并不一定在说完谢谢后就真会夹菜。

    他说,每当想到自己吃炒肉丝,同班的同学在那边吃干饭,他就很难过,没什么胃口。而且,不知道怎么办。

    我说自己也是的,虽然在生活中没有非常关注这些细节,但看到有人在街边卖艺,总想给他们一点钱。我小学附近有个地下通道,经常能看到有个满头花白的人在那弹吉他。他弹的歌我一首都听不懂,但不那么吵闹,没有把人脑袋轰得裂开的喇叭和音响。我连续两天给了他五块钱,后面一次路过时,还想再给,他停下演奏说不用了,你给过两次了,愿意的话,听一会歌吧。我的手僵在那里。他唱了一首中文歌,或许就是专门给我这个付了他十块钱的小孩听的。歌名不记得了,第一句唱的是什么蓝天白云,反正是讲一个南京人在外漂泊、怀念家乡。我问他是不是南京人,他说不是,只是四处行走,想学习各地的歌谣。我这才仔细看了他介绍自己的牌子,上面说得了什么什么病,头发跟眉毛全是白的,现在在周游全国。临走时我不小心踢到了他的水壶,水流了一地。我急得快哭了,一个劲跟他道歉,他安慰说没关系,一点没怪我,这更让我难过。又过了几天,我没见到他,以后便再没见到了。也许他又背着吉他带着病去别的城市了,比如南京。不知那里会不会有小孩给他钱,也不知他一个人怎么去。他装钱的小纸盒里钞票花花绿绿,看上去很多,加起来可能没有一百块。

    一想到那个看似很满的小盒子我就莫名地伤心。他要吃饭,要喝水,要治病,要唱歌,要去很多地方。他是怎么生活的呢?

    有时候我还挺理解长辈说的,要好好学习,找像样的工作,过体面的日子,米乐讲,但我又很奇怪,不都说劳动是光荣的吗?自食其力的工作不体面吗?可能赚不了那么多钱,但是很多人也在很努力地工作生活,想支撑家庭或实现理想呀。为什么我们要认定这样的生活不好,不能去过呢?对不起,柯柯,我脑子有点乱,不知道在说什么。我想到我有个姑姥爷,只要我在老家呆着,他都叫我去他家坐坐,然后教训我一通。我还算好的,有个哥哥是他亲孙子,是大学生,学文学还是历史来着,学校还挺不错。每次去哥哥都在,姑姥爷就骂他,说转笔头子最没出息了,学文科就要当官,当大官,开豪车,喝茅台,住别墅,数钞票,几个秘书前呼后拥,一出门万人捧场,每次发言掌声雷动,那才叫有出息。我哥对我说鬼喽,千万别听姥爷的,那是典型的贪官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猎人与轻骑兵简介 >猎人与轻骑兵目录 > 15 赛后的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