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董卓愤怒了
,别看他们人多势众,肯定会各自保存实力,到时候可不攻自破。现在发动大军讨伐,反而让他们凝聚在一起,所以,现实的情况是,应该以政治手段来解决。”
郑泰不愧是老一代党人,那名声看来也不是白来的。这一番话正好切中董卓的心理,董卓不仅取消了军事讨伐的打算,还发现了郑泰这个人才,一高兴直接任命他为前敌总指挥,让他负责统筹前方战事。
如果郑泰掌握了前敌指挥权,董卓死得会更快。好在有人及时提醒董卓:郑泰这个人有党人背景,跟关东那些人的关系说不清楚,给他军权,十分危险呀。董卓清醒过来,收回成命,改任郑泰为议郎。
不过,郑泰的话还是影响了董卓,他也认为关东同盟刚刚形成,还是一盘散沙,逼得太厉害,这些人反而团结得更紧,政治手段倒是可以一试。经过准备,董卓派出了几批特使,分别由大鸿胪卿韩融、少府卿阴修、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修、越骑校尉王环等重臣带队,分别往河内、酸枣、鲁阳等地,归劝袁绍等人回归朝廷。
这些人一到联军控制的地区,就被袁绍下令抓了起来,除了韩融德高望重,跟袁绍的父辈、爷爷辈都有交往而免于一死外,其他人都被处死。
董卓这一招很阴损,他也知道这些特使出去有可能无功而返,但仍然派他们去,袁绍杀了他们是董卓最希望看到的结果。这些人都是党人和士人,跟袁绍等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袁绍杀他们,就是自相残杀的开始。
还真让董卓算对了,联军内部的裂痕显现出来,矛盾开始激化。
董卓知道,迟早仍免不了一打,他加紧了军事准备,把主力调往东线,分北、中、南三路展开布防,与联军主力形成对峙。
北路由董卓的女婿牛辅为主将,对抗河东郡、河内郡的联军以及白波军;中路以凉州军中最能打的宿将徐荣为主将,对抗酸枣联军;南路以胡轸、吕布、华雄为主将,对抗鲁阳的袁术、孙坚。
董卓还有一手,如果战局顺利就留,打得不顺就开溜,他做好了挟持刘协迁都的准备。初平元年春天,以沁水、河内、酸枣、荥阳、阳翟、鲁阳等战略要地为中界,一条长达上千里的战线拉展开,两边都在往前线调集人马,大战一触即发。
这一仗,势必要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同时,也决定着东汉王朝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