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法庭上,林默出示了从海外获得的该型号麻醉机的召回文件,证明制造商早在事故前就发现了设计缺陷。他引用《民法典》第1206条:产品投入流通后发现存在缺陷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及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等补救措施。

    我的当事人失去的不仅是亲人,更是三十年来寻求真相的权利。林默的声音在法庭回荡,而今天,法律终于给了他们一个答案。

    判决书下来的那天,苏雯发现林默独自站在律所的窗前。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那面挂满胜诉锦旗的墙上。老师,我们赢了。她轻声说。林默转过身,眼里有她看不懂的情绪:不,是法律赢了。我们只是帮它说了话。

    当晚,林默接到医学会的邀请,希望他就医疗设备监管漏洞问题提供专业意见。与此同时,苏雯收到了山区检察院的录用通知。临行前,她把一叠整理好的案卷资料交给林默:老师,这些案例我都分类标注了,也许对您接下来的工作有帮助。

    林默翻开最上面的一份,是苏雯手写的案例分析。在最后一页,她用工整的字迹写道:法律的光,应该照到每一个角落。窗外,初冬的第一场雪悄然落下,覆盖了城市所有的喧嚣与尘埃。

    第五章

    三十年前的真相被雪藏

    林默合上案卷,指尖在苏雯的字迹上停留了片刻。窗外雪越下越大,将城市的轮廓渐渐模糊。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医学会会长的号码:关于医疗设备监管的研讨会,我建议邀请基层医院的代表参加。

    三个月后,林默站在全国医疗法治论坛的讲台上。投影仪的光束里,一张张医疗事故的统计图表依次闪过。1993年到2023年,医疗器械相关医疗纠纷增长了470%,他的声音平稳而有力,但同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率仅上升了23%。这个数字差距,就是我们需要填补的监管漏洞。

    台下第三排坐着苏雯,她胸前别着检察院的徽章,正低头记录着什么。茶歇时,她递给林默一个牛皮纸袋:这是我在基层调研时收集的资料。里面是十几份手写的医疗事故陈述,字迹歪歪扭扭,有些还沾着泥点。

    回到事务所,林默连夜研读这些材料。凌晨三点,他在一份来自山区卫生院的报告中发现了关键线索:五年前,该院接收过一批捐赠的二手麻醉机,型号与1993年事故中的设备极为相似。报告末尾附着一张模糊的照片,机器铭牌上的序列号依稀可辨。

    第二天,林默联系了医疗器械追溯系统的技术专家。经过比对,确认这批设备正是当年涉事型号的改进版,但改进仅限于外观,核心缺陷仍未解决。这就像给定时炸弹刷了新漆。技术专家在电话里叹气。

    与此同时,苏雯在检察院接手了一起医疗反腐案。审讯室里,面对沉默的嫌疑人,她突然问:你知道1993年那三起医疗事故吗对方猛地抬头,眼镜片后的瞳孔骤然收缩。这个细微反应没能逃过苏雯的眼睛。

    两个看似无关的案件开始产生奇妙的交集。林默通过行业协会查到,当年负责进口设备质检的专家,后来成立了一家医疗器械咨询公司。而这家公司的股东名单里,赫然出现了苏雯所查案件中某个关联人的名字。

    深秋的傍晚,林默和苏雯在江边的长椅上交换线索。苏雯的笔记本上画满了错综复杂的关联图:这条利益链延续了三十年,涉及研发、审批、采购全环节。江风吹乱她的头发,也吹散了落在本子上的银杏叶。

    他们决定兵分两路:林默负责推动医疗器械追溯立法,苏雯则继续深挖腐败链条。临别时,林默递给苏雯一个U盘:这里面是所有相关案例的电子档案,包括1993年的原始鉴定报告。

    三个月后,两件大事同时发生: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法眼简介 >法眼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