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
小有名气
林默站在法院门口,深吸一口气。这是他第一次独立代理案件,被告是位被指控商业欺诈的企业家。卷宗显示,这案子证据链完整,几乎板上钉钉。
庭审开始,公诉人列举了被告利用虚假合同诈骗的事实。林默注意到一个细节:合同签署日期是2月30日。这个不存在的日期让他眼前一亮。
法官大人,林默站起身,根据《合同法》第44条,合同成立需要具备真实意思表示。这份关键证据上的日期根本不存在,说明签署时当事人不具备真实意思表示能力。
法庭一片哗然。公诉人急忙翻看证据,脸色变得难看。法官宣布休庭核实。
三天后,检察院撤诉。原来警方在取证时确实疏忽了日期问题,整个证据链因此失效。
这个案子让林默在业内小有名气。他开始接到更多疑难案件。其中有个遗产纠纷案特别棘手:老人临终前修改遗嘱,将房产留给照顾他的护工,子女们坚称这是受胁迫所为。
林默研究了《继承法》和大量判例,发现关键在临终遗嘱的特殊性。他找到老人临终前录制的视频,证明其神志清醒。又引用《民法典》第1143条,证明遗嘱只要符合形式要件就有效。
最终法院采纳了他的意见。胜诉后,护工哭着感谢他:我以为法律都是帮有钱人的...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林默说,重要的是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
随着经验积累,林默发现很多看似铁案都有突破口。他帮被误判的农民工讨回欠薪,用《劳动法》第85条迫使老板现身;为受家暴的妻子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依据《反家庭暴力法》让施暴者搬离住所。
但最难的还是自己表哥的案子。表哥因防卫过当致人死亡被起诉,家里人都觉得没希望了。林默通宵研究《刑法》第20条,发现关键在于不法侵害是否正在进行。
他找到现场监控,证明受害者当时仍在攻击。最终法院认定正当防卫,表哥无罪释放。
原来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表哥感慨,而是活生生的正义。
林默笑了:法律就像密码,读懂了才能打开正义之门。
如今的他依然每天研读新出台的法条和司法解释。办公室墙上挂着《法国民法典》的名言: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对他而言,每个案子都是新的解码游戏,而胜诉时当事人眼里的光亮,就是最好的回报。
第二章
引起媒体注意
林默接到了一个特殊的咨询。来访者是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颤抖着双手递上一沓发黄的资料。二十年前,他的独子在一次拆迁冲突中意外身亡,当时被认定为意外事故,但老人始终坚信另有隐情。
过了追诉期了吧林默翻阅着泛黄的案卷,突然停在一页法医报告上。死亡时间与报案时间相差八小时,这不符合常理。他想起《刑法》第88条: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但若犯罪处于持续状态,则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算。
教授,如果这八小时里存在非法拘禁行为,追诉期可能还没过。林默的声音有些激动。他立即联系了在检察院工作的同学,调取当年的侦查卷宗。
调查过程中,林默发现更多疑点:现场照片显示死者手腕有勒痕,但原始笔录中对此只字未提。他找到当年参与拆迁的工人,有人酒后吐露真相:死者在冲突后被带离现场,数小时后才被发现。
关键突破来自一份尘封的施工日志。林默在字里行间发现端倪:当天下午确实有特殊处置记录,签字的是当时的拆迁办主任,如今已是某国企高管。
林默带着证据找到刑侦专家,结合《刑事诉讼法》第55条关于新证据的规定,成功推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