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强势回归
有能力、有德行担此重任。”
“三皇子虽有过失,但近来其在北疆的表现,以及他揭露梁扶舟真面目、为国为民所做的一切,皆有目共睹。朕心甚慰,亦觉其有可塑之才。”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顿时一片哗然。那些奸臣们面面相觑,显然没想到皇上会如此直接地表达对三皇子的支持。但他们并未就此罢休,而是继续寻找着攻击三皇子的理由。
“陛下所言极是,但北疆之事,臣等却有所耳闻。”
又一位大臣站了出来,此人乃是兵部侍郎,与明皇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祝将军与三皇子在北疆招兵买马,其意何为?”
“莫非是要效仿前朝藩王,图谋不轨?此乃朝廷之大忌,陛下岂能视而不见?”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更是议论纷纷,不少臣子开始交头接耳,脸上露出担忧之色。皇上眉头紧锁,他深知北疆之事复杂多变,但祝将军与三皇子的忠诚与决心,他亦是看在眼里。
“兵部侍郎所言差矣。”这时,一位平日里以正直敢言著称的老臣站了出来,他正是当朝丞相,一直以来都保持着中立立场。
“祝将军与三皇子在北疆招兵买马,实乃为抵御外敌、保卫疆土所迫。北疆边境不宁,百姓受苦,他们此举乃是出于公心,而非私欲。再者,三皇子与祝将军之女祝容嫣相处甚好,又何尝不是一段佳话?陛下应明察秋毫,勿使忠臣良将寒心。”
丞相的一席话,如同一股清流,瞬间冲散了大殿之上的阴霾。不少臣子开始点头赞同,他们意识到,自己或许被明皇后的亲信们所蒙蔽,忽略了事实的真相。
然而,明皇后并未就此放弃。
她深知,仅凭这些言语上的交锋,难以彻底击败三皇子。于是,她决定改变策略,将话题引回后宫,利用自己即将推荐的侄女来进一步施加影响。
“陛下,臣妾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明皇后适时地站了出来,她身着华丽的凤袍,面容端庄,但眼中却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光芒。
“臣妾与臣之女祝容嫣过从甚密。此事若传扬出去,恐将有损皇室颜面。臣妾斗胆,愿为陛下分忧,将臣妾侄女引荐入宫,为陛下诞下龙子,以固国本。”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再次陷入一片沉寂。所有人都知道,明皇后此举乃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她真正的目的还是要打压三皇子,巩固自己在后宫乃至整个朝廷的地位。
皇上沉默片刻,他看向明皇后,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明白,自己若此刻拒绝明皇后的提议,将会引发更大的风波。但接纳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女人入宫,又非他所愿。
“皇后言之有理,但此事还需从长计议。”皇上最终做出了妥协,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与无奈,“朕会考虑皇后的提议,但在此之前,朕希望众卿家能齐心协力,共谋国事,勿再让私情与偏见蒙蔽了双眼。北疆战事紧急,祝将军与三皇子为国尽忠,我们应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与支持,而非无端猜忌与指责。”
皇上的一番话,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也给在场的臣子们敲响了警钟。他深知,朝廷之中,唯有团结一心,方能抵御外敌,安定内政。
然而,明皇后并未因此而放弃。她深知,皇上的态度虽有所软化,但并未完全接受她的提议。于是,她开始暗中布局,利用自己在宫中的影响力,以及那些奸臣贼子的帮助,试图制造更多的舆论压力,迫使皇上就范。
与此同时,三皇子梁扶疏在北疆的局势也日益严峻。他不仅要面对外敌的侵扰,还要时刻提防来自朝廷内部的暗箭。但他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与决心。他深知,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智慧,才能赢得皇上的信任与朝臣的支持,最终实现自己的抱负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