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都拿个好名次,为学校争光。张扬拍着我的肩膀,脸上满是虚假的兄弟情深。
嗯,你也要加油。我淡淡地回应着。
苏晴也来到了比赛现场。作为我们的啦啦队,她坐在观众席的第一排,穿着一件鲜艳的红色连衣裙,在一众观众中格外显眼。
学长,张扬,你们都要努力啊!我相信你们都能取得好成绩!她朝我们挥手加油,表面上对我们一视同仁,但我注意到她的眼神主要集中在张扬身上。
比赛正式开始了。
第一道题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排序算法问题,属于热身性质。我很快就找到了解题思路,十五分钟内完成了编码和调试。张扬的速度也不慢,看起来这道题对他来说也不难。
第二道题的难度有所提升,涉及到图论中的最短路径算法。这类题目需要对算法有较深的理解,不能只是死记硬背。我花了半个小时完成,期间我注意到张扬有些焦躁,不断地翻看他提前准备的代码笔记。
第三道题出来的时候,我差点笑出声来。
这道题的核心正是我故意泄露给张扬的那个优化算法。题目要求在给定的数据结构中查找特定元素,并要求算法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具有良好的性能。
我看到张扬的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的光芒。他以为自己遇到了送分题,开始快速敲击键盘,完全按照他从我这里偷学到的错误算法进行编程。
而我,则沉着冷静地实施着我真正的算法——一个经过精心优化,能够完美处理所有边界条件的高效解法。
一个小时后,第一轮测试结果出来了。
我的程序在所有测试用例中都通过了,获得满分。而张扬的程序虽然在简单数据下运行正常,但在复杂和极端数据面前出现了严重的性能问题和逻辑错误。
我看到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他开始疯狂地修改代码,试图找出错误的根源,但这徒劳无功——因为错误是我精心设计的,只有我知道正确的解决方案。
第四道和第五道题是真正的难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高级算法。这些题目没有标准的模板可以套用,完全依靠个人的理解和创新能力。
我凭借扎实的基础和丰富的积累,逐一攻破了这些难题。而张扬,则彻底陷入了慌乱。失去了偷来的算法支撑,他的真实水平暴露无遗——连基本的动态规划都理解得不够透彻,更别说应对这些复杂的综合题目了。
比赛结束的铃声响起时,我胸有成竹地提交了所有答案。张扬则瘫坐在椅子上,脸色苍白得像张白纸。
结果公布的时间到了。
第一名,华南理工大学,林深,总分480分。
第二名,中山大学,王浩,总分465分。
第三名,华南师范大学,李明,总分452分。
......
第四十三名,华南理工大学,张扬,总分180分。
我获得了省一等奖,而张扬连三等奖的分数线都没有达到。
颁奖典礼上,当我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手捧着金光闪闪的奖杯时,我看到了台下各种不同的表情。
导师欣慰地点头微笑,其他同学投来羡慕的目光,观众席上响起热烈的掌声。
但最让我满意的,是张扬和苏晴的表情。
张扬坐在台下,双手紧握成拳,指关节泛白,眼中充满了不甘和愤怒。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学会的算法会在关键时刻失效。
苏晴的脸色更是精彩,从兴奋期待变成失望震惊,再变成愤怒无助。她一定在想,自己看错了人,为什么选择了一个连竞赛都拿不到名次的废物。
这还只是开始。
真正的好戏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