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7章 有点疼是正常的
    “乡亲们,医馆明日歇业一天,还望诸位相互转告,莫要跑空了。”

    这日发完号牌后,张景站在医馆前朝众人发出了宣告。

    看到众人纷纷点了点头,才转身开始了日常行诊。

    “老伯,您身体有哪里不适?”

    张景看向第一位走进来的中年人,轻声问道。

    只见那老伯也是愁容满面,叹了口气,

    “唉!也不是什么大病。不瞒神医,我家离那翠阳街近,先前便也去过那边的医馆,看出来只是染了风寒。”

    “可我吃了许久他们开的那些草药丸,却不见丝毫效果,这才来找神医看看。”

    “老伯,风寒一症,本就好得慢。您来了我这,也是得服些草药的。不过更重要的还是多多休息才是。”

    听闻此话,那老伯摇了摇头,一脸苦笑:

    “我身为铁匠,一家老小都得等着我每日上工才能吃饱饭。我哪能休息?我又哪敢休息?”

    闻言,张景也是眼神复杂,叹了口气。

    过了许久,他才缓缓开口:

    “老伯,要不这样,我今日不给你开药了,后天你再来此处,我试试看能不能将你快些治好。”

    老伯闻言有些惊讶,

    “不开药?这……”

    而张景却是十分自信:

    “放心吧老伯,我有办法。”

    当晚,张景便去购置了些东西——松脂、石灰膏、蚕丝线,还有鱼。

    次日,张景的医馆果然没有开业,一些街坊甚至都没有看见张景的身影。

    倒是有樵夫在山上竹林看到了他,据说是在找生毛竹做竹筒。

    后来张景又去了河边找了些芦苇,才回了城。

    路上又购置了些桑皮纸和桐油之类的杂物。

    一直跟着的许浒有些摸不着头脑。

    “先生,这是要做什么?”

    张景没有解释,只是神秘一笑。

    这也让许浒更加好奇。

    回了医馆之后,在铺子里边的院子里,张景将准备好的事物一并排开。

    先是将做好的竹筒交给许浒,让他涂蜡,反复三次,再放置阴干。

    而后,在竹筒上下钻孔,将芦苇管两端裹上桑皮纸,又浸了桐油后插入竹筒上孔。

    其中更是加了松脂和石灰膏使其密封。

    紧接着,又将芦苇管、鱼鳔囊、羊肠衣管三者相连,其中又是掺杂了许多鱼胶类的粘合材料。

    最后,张景带着许浒将几根鲤鱼背鳍硬刺,用砂石磨出中空,每根都是四公分长短。

    这一步尤为困难。

    最后两人一共也才磨出了两根,其余的又去找了专业的工匠。

    据说真要按要求全部磨好,至少得花费五六日时间。

    不过此时有这两根来做实验,也就足够了。

    第三日,张景的医馆重新开业,而那位铁匠老伯也来到了这里。

    张景将他引入一个侧室,里面摆着几张椅子,而椅子旁又有木架,这也是张景先前吩咐许浒去找来的。

    那老伯见状正要询问,却听得张景声音传来:

    “老伯,这是我新制作的治疗方式,您先请坐。”

    老伯虽是有些疑惑,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坐了下来。

    随即张景拍了拍手,一旁的许浒便一手端着只竹筒,一手牵着连接好的芦苇管走了过来。

    张景接过竹筒,瞅了眼里面的草药汁——那都是他自己做的。

    而后帮着一起将那竹筒放在了木架子上,随后拿过连在一起的芦苇管。

    老伯这才看清那管子的另一头竟然是根明晃晃的针。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简介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目录 > 第17章 有点疼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