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荔枝图 荔枝砚
后在全世界都得到认可。

    李先生说话间,梁卓伦和唐幸儿都听得很认真。

    李先生说罢,梁卓伦才说:我不久前去广交会,有看到仿古砖等文化砖,借助广交会与陶博会推动佛山优品出海

    我这些年经常在想啊,如果一个企业家只能赚钱,只想着赚钱,那格局太小了。我们赚钱是为了啥为了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为了能造福一方。

    说得太好了,我们作为晚辈后生,今天听您一席话,也算是真的学习到了。梁卓伦笑着说。

    唐幸儿虽未说话,但也礼貌地笑着点头。

    紧接着,李先生特地带着梁卓伦和唐幸儿参观了他的书房。

    李先生的这间书房,其实就是他的办公室,设置在接待室的旁边,但比接待室的面积要大上一倍有余。

    李先生说,这里可以处理商务,但也是处理商务之后的静谧之地。由于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之中,所以就不想将工作和个人休闲时间分得太清楚。所以,办公室和书房一体化就是最好的办法。

    书桌后面,一幅工笔《荔枝图》。岭南画派特有的绘画技法让荔枝的外壳如同红色玛瑙一般晶莹剔透,荔枝的叶子更是栩栩如生,虽然只有寥寥数片,但稍稍这么一点缀,就让整张画多了几分盎然生机。

    都说一幅上好的画儿,是有形、有色,还有声的。

    此话不虚,现在光是看着这幅画儿,就仿佛就能嗅到荔枝园的气息,听到荔枝园上方鸟儿的鸣叫,甚至是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和微风吹来时的惬意......

    李先生的书柜就设在办公室的左边位置,对面是偌大的落地窗,视野和采光都极好。

    办公室中央的位置则是一张宽大的酸枝木书桌,桌面光滑如镜,上面整齐地摆放着文房四宝——笔、墨、纸。

    笔架上,大概有十几支毛笔,错落有致地摆放着。李先生介绍说:我这个人没有上过太多学,但却读了很多书,只是我读的那些书不是为了应试,纯属爱好。我这个人吧,虽然不是文人墨客,但文人墨客的那些习惯和爱好我都有。我喜欢写文章,在国家级刊物上也发表过不少。我爱写毛笔字,是我们佛山市书法协会会员。我最大的爱好,还是喜欢收藏笔墨纸砚这些雅致的玩意。你们看这些毛笔,都是他从不同的地方淘来的,有狼毫做成的,有羊毫做成的,还有紫色兔毛和黄鼠狼毛做成的......

    说到这里,他便从和田玉笔筒里随手拿出了几支笔,说:这个是安徽宣笔,这个是浙江湖笔、山东齐笔、河北侯笔......我算是把这些好用又有名的毛笔全都给集齐了....这每一支笔,都是我经过精挑细选淘来的,我跟它们也算是有缘。

    李先生对纸张和墨也有很研究,生宣选用的是洵县的千年老窑宣,熟宣则是徽州玉版纸,纸张质地细如蝉翼且极为抗老。墨则是苏合油烟墨和乌玉,墨汁细腻、墨香浓郁且很有光泽。

    李先生介绍完他的笔、墨、纸之后,说:现在笔墨纸都有了,就差一方上好的砚了。这方砚到底选哪里的,我想了好长时间。安徽歙砚、甘肃洮砚、山西澄泥砚我之前都特地看过,但看来看去,还是咱们广东的端砚最好。加上我是广东人,对端砚也有特别深厚的感情。我爷爷当过老师,在我还小的时候,就经常在他身边看他写毛笔字。他的书桌上,就有一方端砚。那个时候我虽然还不会欣赏,但一看就喜欢,那砚池摸上去的手感还真的很像婴儿的肌肤......哈哈哈哈......

    梁卓伦这才将李先生定制的那方端砚礼盒给拿了出来,双手送到了李先生的面前:李先生,您看看这方砚如何

    好好好......我看看我看看,我等这方砚,等了好久了。李先生一边说,一边双手从梁卓伦手里接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砚上繁花简介 >砚上繁花目录 > 第四十六章 荔枝图 荔枝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