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形式上的强者
广州也就一个多钟头的车程。
说是一个多钟头,但一般都得两个钟才能到。如果塞车严重点儿,一来一回再顺带办点儿事,就是一整天的时间。梁卓伦说,我觉得你还是在这边住一段时间,把身体调理到位再走。
梁墨渊似乎有些动摇,但想了一会儿,还是说:让你妈帮我抓药也行,抓好了寄给我,这样就谁也不用折腾了。
我也想过让我妈代劳的,但是后来问了医生,这样不行。梁卓伦说。
梁墨渊一脸疑惑地看着梁卓伦,问:为什么
梁卓伦说:中医是很讲究的,你这一次吃了药,达到了什么效果,下一次医生会根据你当下的身体状况重新配药......
他话还没说完,梁墨渊又说:我把我的问题都写下来,转告给医生,医生那里有关于我身体状况的记录,综合起来开一些,就行了。
梁卓伦看着梁墨渊,心里在想:梁墨渊活了这么大年纪,看过中医,也看了一些中医方面的书籍,没理由这么简单的常识都不知道。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他是故意装糊涂,目的就是不留在广州,不留在冯紫云这套房子里。
也就在这个时候,梁卓伦突然觉得唐幸儿曾经对梁墨渊的分析很有道理。
唐幸儿曾说:从世俗层面来看,梁墨渊在冯紫云面前像个弱者,但他不想让别人觉得他自己是个弱者,所以总会故作坚强。有时候,甚至是故意做出瞧不上冯紫云的样子,从形式上让自己成为强者。
此刻,梁卓伦很想问一句:爸,你这样跟我妈一直杠下去,除了两败俱伤,还有什么别的意义吗
但话到嘴边,他还是打住了!
他太了解梁墨渊的性情,如果这个问题一旦问出口,梁墨渊又得绕个大弯子去解释他并不是这样想的,解释完了还会特地去证明,让别人相信是别人误解他了。
无语!无奈!
也正是因为梁卓伦了解梁墨渊,所以有些时候,面对一个非常完整的话题,他通常会抛开个话头,看看梁墨渊如何反应。如果梁墨渊接受,他就继续往下说;如果梁墨渊不接受,他就会将这一话题就此打住。
这样做的优点是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纠结或争吵;这样做的缺点则是解决不了问题,还沟通得特别不利索。这种感觉很让人郁闷,就跟饭刚吃了一半儿,人家突然把碗筷给收走了似的;就跟你突然想大哭一场,却又不得不把刚流出眼眶的眼泪给憋回去一样......这种感觉很磨人,也很让人想要生气。
如果是跟这样的人一起生活的时间久了,而且你还跟他一般见识,想要跟他把问题讲清楚,那真的可能会被他给带抑郁。
梁墨渊是真的只有在制砚的时候,才能真正的自信起来。
也只有在谈起端砚的时候,他才能两眼有光,就连说话的语气都比平时铿锵有力。
有人说男人的底气是金钱带来的,但这句话对梁墨渊似乎并不那么适用。
梁墨渊的底气,是端砚带来的,他的自信是在制作端砚的一招一式中慢慢产生的,是在看到一个花样繁复的端砚作品成型时产生的,更是在众多人来围观他的作品并对他认可的过程中产生的。
当他那粗砺的掌心和指腹一次次抚摸温润的砚面,他才会开始对自己认可,才能找回自信。
也只有找回自信,他才能以一个正常人的姿态跟家里人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