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藏拙的第二层意思
儿并没有对这个问题做过多的解释,而是很快开启了另一个话题,梁卓伦,你有没有觉得一个优秀的作家,即便是在写喜剧,也带有悲观色彩。
梁卓伦想了想,然后在唐幸儿身边坐了下来,才说:很正常呀,因为作家的思考往往比一般人更深-入。看透世事、参透人性,却又难以超脱,容易产生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矛盾越大,越是容易造成内耗。
我今天才知道,为什么古人会讲‘藏拙’。唐幸儿似乎有些感慨。
梁卓伦说:藏拙,是为了不锋芒毕露。
唐幸儿说:你说的,是藏拙的第一层意思。藏拙的第二层意思是,当你意识到自己把什么都看透的时候,就要让自己的思想往回收一收。要不然,就会进入思维的另一维度,导致的结果就是没人能理解你,你最终也会将自己从人群中孤立。有时候,并不是别人孤立你,而是你自己离群索居。因为自己发现了自己跟大众的不同,又不愿强行融入,最终导致了这么一个结果。
梁卓伦听罢,心情突然变得有些复杂,他看了唐幸儿好一阵子,才说:幸儿,你是不是又有些伤感了
如果说容易伤感,是作家的通病。那么,唐幸儿也未能幸免。
尽管她看起来乐天派,似乎每天都无忧无虑,但伤感这个东西,在她的生活中出现的频次并不算低。
也许正应了那句话,一个人思考太多,就会沾染上一些因过度思考带来的附加病症。
梁卓伦见唐幸儿没有立刻回答,又问:你是不是因为来到肇庆,离开了之前的那些朋友,有时候会觉得孤单
也不全是吧。唐幸儿说,我在广州的时候,很多时候也是一个人啊。
那不一样。梁卓伦说,你在广州的时候,想找朋友的时候,随时可以找到。在肇庆,想要找个可以说上话的朋友,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梁卓伦本想找唐幸儿倾诉心中不悦的,却不想,到了她面前之后,竟变成了他来了解她的心思。
只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他心中的那些不悦,好像也消散了不少。也许是因为话题的转移,情绪也随之转移;也许是因为和恋爱交谈,本就是一种治愈。
唐幸儿也一样,说着说着,伤感情绪就消散了。
梁卓伦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关于梁墨渊的那些事,不是不想说,而是没必要说了。
唐幸儿还特地给梁卓伦看了她刚刚拟好的一份《墨云堂端砚厂员工考勤方案》。
这份方案,包括员工工作日的考勤和打卡要求、迟到和早退的处理方式,以及请假的程序等。
梁卓伦有些意外:你怎么突然想到做《墨云堂端砚厂员工考勤方案》了
唐幸儿想将前阵子梁卓伦去云南时,端砚厂的部分员工未能按时上班的事告诉梁卓伦的,但想了想,还是打住了。
她说:我觉得任何一家公司或者是工厂,如果想要稳定运行,肯定是要有秩序的。但是秩序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形成的,要有相应的制度去约束。
梁卓伦一边继续看那份考勤方案,一边点头:确实是。
唐幸儿问:你肯定早就想到要制定考勤方案了吧为什么没有制定呢
梁卓伦看完了那份方案的最后一段,才坐直了身体,说:因为端砚厂的那些人,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周围村子里的人,他们平时虽然也挺忙,但多少有些散漫,没有被严格地约束过。我就担心,一开始就给他们严格的约束,他们会接受不了......
唐幸儿听罢,不禁有些纳闷儿。
她本以为,梁卓伦之所以没有制定考勤方案,是因为端砚厂开张之初,有太多事要忙而无暇顾及。
却不想,梁卓伦之所以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是因为他比她更了解这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