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九章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雕手中砚
者
我妈。梁卓伦说,当然是我妈。所以,谁幸福,谁避让,还真有些道理。有些道理在还没有形成的时候,或者当事人并不知道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现实中出现了。
所以说,爱是需要能量的。唐幸儿说,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强大且稳定的内核,具备足够的能量,才有爱人的能力。这就如同,一个容器的水满了,就会自然外溢。一个能量不足的人,是不具备爱人的能力的。大部分的人,只不过是在以爱之名进行索取。
你的意思是,我爸的能量不足梁卓伦问。
不一定。但是,从他的表现来看,他还是很在意你妈妈的。如果真的不在意,连那些负面情绪都没有了。唐幸儿说。
梁卓伦听罢,整个人不由地怔住了,随即说道:唐幸儿,你总是能一语道破天机!
唐幸儿笑了:别总是这么夸我,你都认识我这么长时间了,怎么总是好像第一天认识我似的
可能是因为你每天都有点儿和从前不太一样吧!梁卓伦倒不是刻意夸她,而是由衷地这么认为。
唐幸儿最大的习惯,就是爱观察、爱读书、爱思考,而且她的思想从不刻意随大流。也正因如此,无论任何时候跟她交流,总是会有新的发现。
唐幸儿说:就拿我自己来说,我曾经特别爱讲道理,甚至有点儿过度追求真理。但是后来发现,自己这样做很累,自己的内心也时常会跟现实世界发生冲突。只是这种冲突是隐性的,我不说出来,别人根本察觉不了。后来,我也学会在现实世界避让。遇到认为自己觉得不合理的事,首先从心里学会了接纳。慢慢地,我整个人就没那么难受了。梁卓伦,我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是在按照规则说话行事,或者是追求公平公正、合情合理。但是,我们仅仅是在以这种方式维护自己内心世界的秩序。
梁卓伦说:你的意思是,就刚才所说的幸福者避让,其实避让本身,就是跟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解
对呀。唐幸儿点头,只是我们误以为是在追求真理,事实上是为了维护自己内心世界的秩序而已。就好比我们刚才打的那个比方,你如果非要去讲道理,不但不能改变现状,还可能引发冲突,最后大概率是两败俱伤。但是我们不去讲道理,不去改变,又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只能是调整自己。
回到我父母的问题上,你觉得让我爸改变自己,有可能吗梁卓伦问。
可能性极小。唐幸儿语气笃定,只能你妈妈改。
为什么梁卓伦刚刚问罢,又突然想起了什么,幸福者退让对吧,哈哈......
唐幸儿很快点头:对呀,我个人觉得吧,夫妻之间,在现实世界发展得更好的那一个,应该是生活中将自己的姿态适当放低。
好,咱们现在说定了,以后不管咱们俩谁发展得好,都在生活中适当放低自己的姿态。梁卓伦提议。
一言为定!唐幸儿伸出手,想要与他击掌。
梁卓伦很快伸出手来:一言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