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八章 一半是天意 一半是创意
、慎之又慎;第二类是半工业化模式,也就是采取手工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制作。粗加工阶段采用机械切割石材,核心雕刻环节由端砚制作人手工完成,成品兼顾效率与艺术性。这类端砚的市场需求应该是相对大的,既能满足传统文化爱好者需求,也能满足一般性的送礼需求;第三类则是纯工业制作模式,从开料到雕琢,每一个环节都采用数控雕刻机、激光切割等设备,进行批量的标准化设计。这类端砚适合一般性的写字、绘画等,或者作为伴手礼、纪念品。
梁墨渊对梁卓伦的这些构思和策划并不能说是完全抵触,毕竟他做端砚这么久,对端砚市场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但是,他对商业是真的不上心。而且瞧不上工业制作,所有机器制作出来的东西,都是没有生命的。用他的话来说,没有生命,就没有价值。而他是国家级端砚大师,一直是以艺术家自居的,对制作端砚的现代器械似乎有着天然排斥,甚至是敌意。
他的心思,梁卓伦自然是看得清楚的。
因此,梁卓伦特地告诉他:如果我们的存在只是为了学习前人的东西,或者说我们的经验只能从前的经验中得来,那我们能学到的,始终太具有局限性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形成一套自己应该有的东西,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并发扬光大,这样才能够做得更快、更好。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的进步。
梁墨渊听罢这些,语重心长地说:阿伦,你读了很多书,还留过洋,如果讲道理我肯定讲不过你。这么多年来,我觉得只有纯手工制作的端砚,才算得上是艺术品。就算是手工留下的瑕疵,都可以是完美的印记。但是机器雕琢出来的就不一样了,连机械抛光的砚池,都养不出好墨来。
你觉得现在有多少人,会用端砚去研墨梁卓伦问。
他这么一问,还真把梁墨渊给问住了。
现代人,生活节奏那么快。不要说研墨了,能提起毛笔写字的,又能有几个
梁墨渊长长叹了口气:现在的人啊,都太浮躁了,静不下心来。
不是浮躁,至少不是全都浮躁。是比之前更忙了,追求更多也更具体了,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梁卓伦说,所以,我们制作的砚台,尤其是好的砚台是被人收藏和欣赏的,很少是用来研墨的。真正用砚台来研墨的,又不会去购买那么贵重的上好端砚。
这些道理,我还能不懂吗梁墨渊笑了,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走过的桥都长过你走过的路。
你什么都懂,但是有时候脑子就是转不过弯来。梁卓伦说到这里,又觉得哪儿不太对,随即纠正道,不是脑子转不过弯儿,是心,心转不过弯儿。
你希望我怎么做,你才能满意梁墨渊问。
梁卓伦看了看梁墨渊那一方已经雕了十多年的《天作之合》,说:我希望你不要整天只顾着雕这一方砚。等你完全康复了,也去端砚厂看一看,带一带学徒,也学习一下现代的制作工艺。你虽然是大师,但大师不学习,也会落后的。不管任何一行,任何一个人,都要跟得上时代才行。
梁卓伦之所以这么说,倒不是期望梁墨渊真的能帮上多大的忙。
而是不希望他总是一个待着,不希望他如此封闭,希望他能多接触世界,多接触一些人,并跟他们形成互动。
只有这样,他的身体和心情,才能真正好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