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体力劳动者也应被尊重
在我的记忆里,非常的清晰。
比如呢梁卓伦问。
唐幸儿说:就我们家现在住的那个小区,我们搬进去住的时候,还有几个区域正在施工。当时正是夏天,特别热。但是那些工人头顶烈日汗流浃背地在种植各种树木和草坪。那么热的天,他们都没有什么防晒措施。他们衣服的后背已经不是完全湿透了这么简单,是干了又湿,湿了又干,后背上有刚刚流出的汗水,也有被结成盐霜的痕迹......对他们而言,可能是习惯了,可能是觉得没必要。但是当我看到那一幕的时候,我能够感受到被太阳暴晒的感受.....该怎么形容那种感觉呢就好像有无数蚂蚁在啃噬表皮下的神经。
幸儿,你很善良。梁卓伦说,所以你会换位思考,哪怕是不被一些人放在眼里的人,你都可以对他们的苦难感同身受。
这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吗唐幸儿说,就好比在夏天,我们穿着鞋子踩在地面上,都能感觉被暴晒很久的地面在发烫。我们夏天出去逛街,都要戴遮阳帽或者打伞。在广东这个地方,即便是夏天什么都不干,出去走一趟,回来都汗流浃背的.....大家都是人啊,我们对极热或者极寒的天气的感受,即便有些不同,也差不了太多。
确实很正常,但有些人并不这么看。很多人觉得他们在社会底层,不愿跟他们接触,好像靠近点儿就会沾上什么似的。梁卓伦说,在很久之前,我看过一个帖子。是一个农民工到城里搞建筑,搭地铁去火车站,背了很多行李。地铁上明明有座位,但他宁愿一个人蜷曲在地铁的角落里,因为不希望打扰到别人......这种修养,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身上都未必能体现,他们总是高高在上,以知识分子自居。但是,却很少能像你这样,真正去体会底层劳动者的辛苦。
唐幸儿听罢,停顿了片刻,又说道:不过,现在很多原本从事脑力劳动的,也开始从未体力劳动者了。我前几天刷到一个短视频,里面是一位在互联网大厂工作过的年轻人,毕业于名校。但是由于现在AI的兴起,他们公司开始裁员。他也成了被裁员的对象,暂时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就只能去送外卖......从他在视频中的表现来看,他自己是觉得很唏嘘的,觉得自己有种遭遇不公的心酸感.....
那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梁卓伦问,觉得他真的是遭遇不公了吗
唐幸儿,想了想,才说:从大厂管理人员到送外卖,这中间肯定会有心理落差的。
你觉得他们的心理落差,到底来自于哪里梁卓伦问。
唐幸儿又想了想,半分钟之后才回答:收入或者说是工种的转变,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受尊重程度不一样了。
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受尊重程度的不同。或者说是,他自己觉得自己从一个大厂管理者变成外卖员,受尊重程度不一样了,导致了失落情绪。梁卓伦说,我觉得,很多观念都正在慢慢发生改变。比如说,体力工作者和脑力劳动者能有同等待遇,或者说,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能得到来自社会的同等尊重,是一个国家进步的体现之一。毕竟,观念的进步,也是一种进步。
唐幸儿听罢,颇有些意外,她转过头看向梁卓伦:阿伦,你的思想,总是能让我眼前一亮。
既能志同道合,又能相互补充。说的就是咱俩了。梁卓伦笑,走吧,我们过去看看。
唐幸儿和梁卓伦到了施工现场之后,突然开始突发奇想:她想要体验一下当泥瓦匠的感觉。
梁卓伦本以为她也就随口一说,没想到她的执行力挺强,有了计划,就马上实施。她衣服都没换,直接到车子后备箱拿了双球鞋,脱下脚下的细高跟儿之后,直接把球鞋套在了脚上。
但穿好衣服后,却不知道到底该干什么!
扛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