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七星映湖水 墨迎紫云归
就把我给打发了。她这是看你手术才好点儿,想给你补补。人家一番好意,你可千万别拒绝。我来喂你,怎么样

    梁卓伦说罢,便提着保温杯朝着床头走去。

    他人刚走到床头,梁墨渊就开口了:你先放着,我现在不饿。

    梁卓伦也没勉强,放下保温杯后,转头看了看梁墨渊的笔记本:在写啥呢

    梁墨渊刚刚还在键盘上不停敲打的手指突然停住了,叹了口气,说:写本书。写本关于端砚制作工艺的书。我前阵子跟出版社谈好了,打算年底完稿。

    这类书,市面上应该有了吧肇庆的国家级制砚大师有不少,我记得有好几个都出了书。梁卓伦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并不希望梁墨渊一直忙活。尤其是在这个特殊时期,他最好的状态应该是好好养身体,最好啥心别操。

    梁墨渊很快说道:手艺和经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验,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经验。别人分享别人的,我分享我的,这不冲突啊。

    梁卓伦心里虽有一百个足以说服梁墨渊的理由,但还是没多说。

    他转头间,看到梁墨渊两鬓的白发多了许多。

    梁墨渊年龄并不算太大,尚未到花甲之年。但由于常年制砚、看书,如今又写书,娱乐活动极少,这大概也是他白发增多的原因所在。但由于平日里较少参加社交活动,生活比较简单宁静,即便是头发白了,神态却比很多同龄人多了几分灵气。长得也帅气,带着几分儒雅的书生气。尤其那双眼睛,即便是到了这个岁数,还时常闪烁着孩子一般单纯的光......

    他这样子,用鹤发童颜来形容也不为过。

    如果用现代网络流行语来形容就是:看上去又老又年轻。

    写了半天,眼睛都花了。梁墨渊说话间,把笔记本递给了梁卓伦,你给我的这个笔记本我用得不太习惯,还是家里的那台老联想用着顺手。

    慢慢就习惯了。梁卓伦说话间,便打算关了电脑。

    就在他正打算将已关闭的电脑放到病房的床头柜上时,却发现床头柜上放着一个暗褐色的檀木匣子。盒子并未关上,静卧于木匣之中的是一方老坑端砚。

    这方砚的体积比一个成年男性的巴掌略大一些,天青色的砚池被雕刻成荷塘的样子,月白色的石纹犹如水中泛起的涟漪。砚额处,是被风吹得边缘微微皱起的荷叶。荷叶之上,是一枝并蒂莲,两朵花儿背靠着背,左边的含苞待放,右边的已完全盛开。无论是荷叶还是荷花儿,都被雕琢得极为生动精致,仿佛一阵风拂过,便能闻到花叶间传来的清雅香气。砚堂处斑驳的冰纹纹理之间呈现包浆,仿佛将数年的墨香与时光的永恒都凝聚于此,以它独特的方式诉说着岁月中的悠悠往事......

    但若仔细看,便能发现这是一方残砚,砚身的边缘处已有陈旧的裂痕,但砚身中段有一小部分的雕琢痕迹却是崭新的。

    那是一行小字:七星映湖水,墨迎紫云归。

    当梁卓伦看到这行小字的时候,目光不由地定住了。

    七星映湖水好理解,肇庆的5A级风景区七星岩和星湖。如果说岩是湖的筋骨,那么湖便是岩的华裳。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是肇庆的一大美景,也是当地人民心中最理想的休闲之地,更是各地游客为之神往的度假圣地。

    可这墨迎紫云归,却让他觉得似乎意有所指.....

    大概是见梁卓伦一直盯着那方端砚在看,梁墨渊突然问了一句:看什么呢

    梁卓伦佯装镇定地收回视线:爸,你还真行啊。就这几天时间,都写了一万多字了。

    在这里闲着也是闲着,不制砚,就写砚呗。我忙习惯了,如果你突然不让我忙了,我的日子就没滋没味的了。梁墨渊说到这里,似乎颇有些感慨,努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砚上繁花简介 >砚上繁花目录 > 第一章 七星映湖水 墨迎紫云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