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门勒
王家的三槐世第、三槐世家,讲的是北宋时期大臣王祐栽下三棵槐树的逸事...
赵家的琴鹤遗风、琴鹤家声,记载宋朝名臣赵抃为官清廉爱民,一琴一鹤入蜀的故事...
所以,沙城县走到人家大门口,看门勒就知道这家人的姓氏,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
走进马俊河家的大门,是一个宽敞的大院子,当中有一方苗圃,可以栽树种菜埋葡@萄架...
正面三间上房,也和沙城县的传统建筑一样,平平的房顶伸出半截廊檐。
沙城县降雨不多,所以房屋设计不需要人字形屋脊,平面屋顶还可以晾晒庄稼。
不过,马俊河家的屋顶,一半装了太阳能,基本可以满足家里的正常用电。
进了上房,迎面是沙发茶几,窗户下是一个大炕,装修也充满了沙城县民俗风格,简约而温馨。
几个套屋却支了床,显然是让年轻人住的。
房间里都铺设了地暖,干净整洁,各式家电一应俱全,比城里的楼房还宽敞阔气。
穿过厨房是后院,一边的卫生间里有抽水马桶,另一边的大棚里停着农机,还有一个大大仓库可以存放粮食。
后院最醒目的,还是高大的空气能设备,比城里的空调外机大得多。
整栋房屋既保留了传统风格,又充满了现代化气息。
哎呀,老支书这新家,比旧社会的地主老财的宅子还阔气啊!
废话,旧社会的地主老财,哪里有地暖和太阳能老支书这新家比古代皇帝的寝宫都舒服!
我还以为没有火炕,没想到老支书这家里也有火炕呢,关键咋烧呢
烧啥啊,冬天这屋里取暖都用的空气能,你没看屋顶有太阳能光伏板吗我听说,屋顶的光伏板发电就能带起空气能,根本不用花钱
啥不用花钱那...岂不是比烧煤还省钱我们明年冬天都得烧几千块钱的煤呢!
就算屋顶发的电不够,还有村外的光伏电站呢,我们用的可是低价电,下来也花不了多少!
这房子可真是好啊,就是太贵了,要十万呢...
乡亲们参观着马俊河家的房子,羡慕地摸来摸去,赞叹不已,十分眼热。
好多人本来就已经犹豫了,现在看马俊河的新家,不仅保留了老传统,还有很多新鲜东西,就更加动心。
好多人就开始暗自盘算。
院子里飘出羊肉的香味,马俊河便大声叫道:羊肉熟了,赶紧过来吃,今天谁都别客气,放开了吃,放开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