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 守住家园
.

    但你们想过没有,我们这茬子人将来都入土了,这阳和村咋办这可是我们先人们留下来的家啊,是我们祖祖辈辈的根啊!

    这...

    众人一听马俊河的话,全都皱眉,低头不语。

    这个问题,其实谁都想过。

    阳和村现在的三百多号人,最年轻的也有四五十岁,再过几十年,老人们相继过世,这阳和村可就没人了!

    以前阳和村的生态环境恶劣,经济条件困难,所有人都要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逃离沙窝窝去大城市生活,再也不要回来。

    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走了,阳和村便后继无人。

    这些年环境条件变得越来越好,但要年轻人回来,却已经不可能了。

    但阳和村是乡亲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将来没有人守护传承,就算不被沙漠吞灭,也会变成空村,后人们就算上了祖坟都找不到地方。

    虽然谁都盼着孩子们逃离沙窝窝,但也不愿意看着阳和村消失。

    这是一直悬在大家心头的问题,谁的心里都不踏实,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马俊河在会上忽然提出这个问题,谁的心里也仿佛压上了一块大石头。

    以前,我和大家的想法都一样,把儿子顿时都送了出去,让他们在大城市里工作过日子,不想让他们再回来阳和村里吃苦受罪...

    马俊河又叹道:但这些年,情况不一样了,我们沙城县经过多年的防风治沙,脱贫致富,乡村的条件越来越好...

    尤其这些年政策鼓励年轻人返乡创业,沙洲才回到了村里,这才短短几个月,就干了不少大事,虽然还没有看到大的效益,但村里已经生机勃勃,不再像以前那样死气沉沉...

    我也看了一些报纸新闻,有专家预测,城市里的生活压力大,未来的乡村大有可为,回来的年轻人肯定越来越多...

    所以,我才让孙子马永泽回来,跟着沙洲干,将来就在村里盖房子成家...

    与其在大城市里苦哈哈的打工还房贷,还不如回来...

    沙洲在村里搞了这么多项目,到处都缺人手,而我们这些老人,又不懂高科技,以后还是得靠年轻人呢...

    如果村里的年轻人都回来,跟着沙洲把那些高科技智慧农业项目都搞起来,我们阳和村将来一点都不比大城市差,甚至比大城市还好,这沙窝窝可就真成聚宝盆了!

    因此,我们要抓住现在的好机会,先把房子都盖起来,把我们阳和村修建得比大城市还漂亮,年轻人肯定都想回来呢...

    要是错过了政策机遇,等将来年轻人都回来了,再给他们盖房子,代价可就大了啊!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沙乡智变简介 >沙乡智变目录 > 第六十九章 守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