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六十五章 沙枣花开
另外,沙洲还设计了动态补光系统,在温棚安装了全光谱LED植物生长灯,可以根据温棚里作物的生长阶段,比如育苗、开花、结果的不同时期,切换红蓝光配比,能耗降低40%。

    自动化生产方面,沙洲设计了好多无人化种植设备。

    比如轨道式自动移栽机器人,AGV运输车,可以自动完成播种、移栽、运输全流程...

    还有立体栽培系统,有可升降的多层水培架、旋转立柱栽培...单位面积产量提升3-5倍,并支持叶菜、草@莓等高密度种植。

    灌溉系统比玉米试验田的还精准,配备了压力补偿滴灌头、潮汐式灌溉床、气雾培装置...水肥利用率达95%,并能通过EC值反馈自动调配营养液。

    智能温棚的顶上铺设的是碲化镉薄膜太阳能板,透光率30%,日均发电量0.8kWhm,可满足温棚60%用电需求...

    地热系统则采用垂直埋管式地源热泵,冬季能供暖,夏季还可以制冷,比传统空调节能50%。

    软件方面更是厉害,沙洲设计了数字孪生系统,用3D建模和实时数据映射,虚拟温棚与实际环境同步显示,并能模拟灾害预警。

    最厉害的是病虫害AI诊断系统,搭载了卷积神经网络图像识别,就像一个超级医生,能通过叶片扫描识别28种常见病害,准确率大于92%,还能自动推送防治方案。

    这套AI软件,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产量预测算法,能提前30天预测采收期,误差小于3天,让人们提前做好采收销售的准备,优化供应链的调度。

    沙洲通过大模型预测,他设计的智能温棚,20亩可实现年产值四百万元,较传统大棚增产3倍,水耗降低70%,还能用太阳能基本实现能源自给。

    而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工后,20亩智能温棚只需要十几个人管理就行了,大大节省了劳动力。

    但沙洲耗尽心血研发的高科技智能温棚,却招来了一些乡亲们的诟病。

    照我看,温棚根本没有必要弄这么高级,瞎花我们的钱嘛!

    就是,虽然沙洲设计温棚没有要钱,可修建的材料费,施工费,可都是我们入股的钱,听说花掉了小一百万呢!

    妈呀,居然花了这么多钱啊有这些钱,我们干个啥不好,还用得着种温棚啊万一弄赔了,我们的棺材本可就打水漂了!

    没错,这温棚啊,就应该谁种谁的,一家子小打小闹的搞最好,谁也有活干,现在沙洲弄了这么高科技,全是自动化,只要十几个人,我们剩下的人可就没活干了!

    好多人围在智能温棚边,指指戳戳,说什么话的都有。

    不过,他们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

    毕竟智能温棚项目是大家入股搞的项目,关系着每个人的利益。

    更重要的是,智能温棚只需要十几个人打理,剩下的人没事干,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一点都不踏实。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沙乡智变简介 >沙乡智变目录 > 第六十五章 沙枣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