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准了!他把报告推过来,声音有些发闷,以后有空,常回来看看。你这一走,我这心里,空落落的。

    一定。我站起身,郑重地向他敬了最后一个警礼。警徽在额前一闪,冰冷而沉重。

    走出那座熟悉的、压抑了二十年的公安大楼,初秋的风带着一丝凉意扑面而来。我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肺里积郁了二十年的浑浊空气彻底置换掉。阳光刺眼,我微微眯起眼睛,看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流车流,一种前所未有的、混杂着解脱和巨大野心的情绪在胸腔里激荡。退休不,这仅仅是真正大幕拉开的序曲。

    几个月后,在远离市中心喧嚣、靠近一片宁静湖区的幽静地段,云渊阁私人博物馆正式落成剪彩。建筑由国际知名设计师操刀,融合了现代极简风格与东方古典韵味,巨大的玻璃幕墙倒映着蓝天白云和粼粼湖光,气派非凡。开幕当天,冠盖云集。文化界的名流、收藏圈的大鳄、政府相关部门的官员,甚至还有几位我昔日考古界的旧识,都应邀前来。镁光灯闪烁不停,记者的话筒争相递到面前。

    我一身剪裁得体的深色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洋溢着儒雅而谦和的笑容,在众人簇拥下侃侃而谈。

    ……‘云渊阁’这个名字,寄托着我对女儿张思渊的爱,更承载着我毕生的夙愿——让流散的历史碎片,找到一处可以安放、被理解、被传承的精神家园。我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整个大厅,带着一种极具感染力的真诚,这里展出的每一件藏品,都经过严格的学术考证和合法的流转渠道,它们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我们触摸历史、理解文明的重要桥梁……我的目光扫过那些陈列在恒温恒湿展柜中的精美器物:商周青铜、战汉美玉、唐宋瓷器……它们沐浴在精心设计的灯光下,散发着温润内敛却又震撼人心的光芒。每一件,都曾是那份秘密清单上的一员,如今,它们堂而皇之地拥有了新的、光鲜的身份,接受着世人惊叹和仰慕的目光。那份隐秘的、庞大的十万基数,只有极小一部分精华中的精华,得以在此刻登台亮相。更多的,则深藏在不为外人所知的、如同堡垒般坚固的地下秘库深处。

    人群发出阵阵赞叹。一个穿着考究的老收藏家激动地握着我的手:张馆长,了不得啊!这些藏品,件件都是稀世珍宝,您这眼光,这魄力,真是我们收藏界的福音啊!

    我谦逊地笑着,得体地回应着各种溢美之词。没有人知道,这位温文尔雅、致力于文化传承的张馆长,此刻西装革履之下包裹着的灵魂,正沉醉于一场多么宏大而危险的戏剧。看着那些曾经深埋地下、被他以守护之名据为己有、如今又被他亲手置于聚光灯下的珍宝,一种巨大的、近乎扭曲的成就感如同烈酒般灼烧着我的神经。我成功了。我用二十年的精心编织,打造了一个完美的面具,一个用最璀璨的历史碎片砌成的、固若金汤的堡垒。这堡垒,将是我后半生最辉煌的舞台。

    然而,就在我沉浸在这开幕的喧嚣与荣光之中时,一个熟悉的身影端着香槟杯,穿过人群,带着一种油腻而精明的笑容,悄然来到了我身边。

    张馆长,哦不,张老板,恭喜恭喜!这排场,这气魄,啧啧,不愧是您啊!王半城,这个盘踞在南方文物黑市多年、手段通天、绰号半城的大掮客,压低声音,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小眼睛里却闪烁着蛇一般贪婪的光。

    我脸上的笑容没有丝毫变化,甚至更加温和,只是眼神深处瞬间掠过一丝冰冷的警惕。我微微侧身,将他引向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

    王老板能来捧场,蓬荜生辉。我的声音不高,带着惯常的客套。

    王半城凑得更近,一股淡淡的古龙水和烟草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嘿嘿,张老板,您这博物馆一开,那真是功德无量啊。不过……他话锋一转,声音压得更低,几乎只剩下气音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万件文物的囚笼简介 >十万件文物的囚笼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