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入京面圣如闯关,显微镜下龙颜变
:入京面圣如闯关,显微镜下龙颜变
马车在官道上疾驰,颠簸得朱寿五脏六腑都快移位了。锦衣卫的缇骑如同铁桶般护卫在侧,沉默而肃杀,隔绝了外界的一切窥探。朱寿靠在冰冷的车厢壁上,闭目养神,实则内心翻江倒海。
京城!朱元璋!
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洪武大帝,疑心病重,手段酷烈,杀伐果断。自己这个“透明儿子”突然搞出“天雷”、“仙药”、“炼宝炉”这些幺蛾子,在他眼里,究竟是祥瑞还是妖孽?是福是祸,全在老爷子一念之间。
几天后,巍峨的南京城墙出现在地平线上。那高耸的城楼,厚重的城墙,以及城门口川流不息、透着天子脚下特有繁华气息的人流车马,都让习惯了青州那破败王府和荒芜工地的朱寿感到一阵恍惚和……压抑。
入城手续极其繁琐,即使有锦衣卫开道,也盘查了许久。朱寿能感觉到无数道目光落在他身上,好奇、探究、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显然,“青州仙王”的事迹,早已如同长了翅膀般飞进了这大明帝国的权力中心。
马车没有去任何王府或驿馆,而是被直接引向了皇城。穿过层层宫门,那森严的守卫、高耸的宫墙、以及无处不在的压抑感,让朱寿的呼吸都不由自主地放轻了。与这里相比,青州王府简直就是个农家乐。
最终,他被带到一处偏殿等候。殿内陈设古朴大气,却透着一股冷硬。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属于权力巅峰的威压。张诚不在身边,他连个吐槽对象都没有,只能眼观鼻鼻观心,努力扮演一个“恭谨惶恐”的皇子。
不知等了多久,一个面白无须、眼神锐利的老太监走了进来,声音不高却极具穿透力:“寿王殿下,陛下在御书房召见,随咱家来吧。”
御书房!朱寿心头一紧,真正的考验来了!
跟在老太监身后,穿过曲折的回廊,朱寿感觉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终于,在一扇厚重的雕花木门前停下。老太监轻轻推开一条缝,尖声道:“启禀陛下,寿王朱寿奉旨觐见。”
“进来。”一个低沉、平静,却蕴含着无上威严的声音从门内传来。
朱寿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
御书房内光线并不明亮,巨大的紫檀木书案后,坐着一个身穿明黄常服的身影。他身形不算高大,甚至有些瘦削,但仅仅是坐在那里,一股如同山岳般沉重的威压便扑面而来!他低着头,正在批阅奏章,似乎并未立刻理会进来的人。
朱寿不敢多看,连忙按照记忆中的规矩,趋步上前,在距离书案约三丈处停下,撩袍跪倒:“儿臣朱寿,叩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额头触地,冰凉的金砖让他头脑瞬间清醒。
“嗯。”朱元璋终于放下朱笔,抬起头。
那是一张饱经风霜、刻满皱纹的脸。颧骨高耸,眼窝深陷,一双眼睛却如同鹰隼般锐利明亮,仿佛能洞穿人心!他目光平静地落在朱寿身上,上下打量着,没有任何情绪流露。
“起来吧。”声音依旧平淡。
“谢父皇。”朱寿站起身,垂手侍立,感觉后背已经沁出一层冷汗。这无声的审视,比任何斥责都让人窒息。
“青州的事,闹腾得不小啊。”朱元璋缓缓开口,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天雷诛寇?秽土化宝?还要筑炉炼器?老七,朕倒是不知道,你何时得了仙缘?”
来了!核心问题!
朱寿心念电转,知道装傻充愣糊弄不过去,但也不能全盘托出系统。他决定半真半假,继续打“科技神棍”牌,但要包装得更“玄学”一点。
“回父皇,”朱寿声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激动和“虔诚”,“儿臣不敢妄言仙缘。前些时日,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