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3章 人潮涌,队伍排到街尽头!
    自从林宸那石破天惊的“插画版”《西游记》问世之后,翰墨斋门口的盛况,那就已经不能用“热闹”来形容了,那简直就是一场每日准时上演的“抢书大战”!

    这不,天才刚蒙蒙亮,鸡才叫了头遍,苏杭城里大部分人家都还沉浸在梦乡之中,翰墨斋门口那条青石板路,却已是人声鼎沸,灯火通明——那是心急的书迷们自发点起的灯笼火把!

    那队伍,乖乖隆地洞,简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从翰墨斋门口,蜿蜒曲折,拐了几个弯,愣是直接从巷子口一直排到了临近的德胜桥桥头!粗略一数,怕不是有好几百号人!

    队伍里头,男女老少,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有。

    有上了年纪的老者,揣着俩硬邦邦的炊饼,裹着件破棉袄,哆哆嗦嗦地缩在墙角,时不时伸长了脖子往前瞅,生怕错过了开门的时辰。他们大多是给家里的孙子孙女排队的,那份舐犊情深,看得人心里头发酸。

    有血气方刚的青壮汉子,成群,一边搓着手哈着气,一边高声谈论着《西游记》里孙猴子如何大闹天宫,猪八戒如何贪吃好色,说到兴起处,还会引来周围一片哄笑。

    更有不少是富贵人家派来的下人、管事,一个个锦衣华服,虽然也得跟着排队,但脸上那份优越感却是藏不住的。他们往往会提前雇几个闲汉帮忙占位置,自己则在附近相熟的茶馆里喝着热茶,掐着点儿再过来。

    当然,也少不了那些真心喜爱《西游记》的读书人,他们或手捧书卷,或三两好友低声讨论,虽然也急着买书,但眉宇间那份对书中奇文妙画的向往,却是实实在在的。

    “哎,我说老王,你今儿个来得够早的啊!这都快排到桥底下去了!”“可不是咋的!再不早点来,连汤都喝不上了!昨天就因为贪睡了半个时辰,结果白跑一趟!回去被我家那婆娘数落了一晚上,说我连本《西游记》都抢不到,没出息!”“谁说不是呢!自从这书里加了那什么‘插画’,就更难买了!我家那小子,自从看了那孙猴子的画像,天天在家学猴子样,上蹿下跳,魔怔了都!”“嘿,你还别说,那画儿画得是真带劲儿!那孙悟空,活灵活现的,跟书里写的一模一样!还有那猪八戒,一看就是个夯货,笑死个人!”

    人群中,类似的议论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焦躁、期待、兴奋交织的复杂情绪。

    翰墨斋铺子里面,也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福伯额头上的汗珠子就没干过,嗓子都喊哑了,可脸上的笑容却跟盛开的菊花似的,怎么也合不拢。他指挥着林宸新招募的两个机灵小伙计,不停地将一捆捆刚印好的《西游记》从后院作坊搬到铺面里,码放整齐。

    王氏则坐在柜台后头,一遍遍地清点着铜钱和碎银子,虽然手脚麻利,但脸上那股子难以置信的表情,却还时不时地浮现出来。她做梦也想不到,自家这小小的书铺,有朝一日竟能如此日进斗金!这几天赚的钱,比她和先夫一辈子攒下的家当还要多!

    林若薇也成了个小忙人。她不再是那个只知道躲在母亲身后怯生生的小丫头了。如今的她,穿着林宸给她新买的粉色绸布袄裙,梳着漂亮的双环髻,小脸红扑扑的,正有模有样地帮着福伯给书册盖上翰墨斋的印章。有些相熟的街坊邻居还会逗她,问她孙悟空今天又会打哪个妖怪,小丫头便会挺着小胸脯,绘声绘色地讲上几句,引来一片赞叹。

    林宸则站在铺子门口,看着外面那黑压压的人群,脸上带着淡定从容的微笑。眼前这火爆的场面,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他甚至还抽空在铺子门口临时搭了个简易的雨棚,又准备了几桶免费的姜茶,供那些排队等候的百姓驱寒。这些小小的举动,虽然花不了几个钱,却着实为翰墨斋赢得了不少好名声,大家都说林掌柜不仅会做生意,心地也好。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靖咸鱼王:满脑禁书,我只想躺平啊!简介 >大靖咸鱼王:满脑禁书,我只想躺平啊!目录 > 第23章 人潮涌,队伍排到街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