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刘老师的态度很坚决,让我心里有了底。
当天晚上,我在群里发通知:
明天下午2点,全班在阶梯教室开会,辅导员会到场。请所有同学务必参加,无故缺席者后果自负。
这次的通知用词比较严厉,群里的氛围也变得紧张起来。
赵明轩发了个收到,但我能感觉到他的不情愿。
第二天下午,阶梯教室。
全班34个人全部到齐,连平时最爱逃课的几个人都乖乖来了。
刘老师一上台就开门见山:
今天召集大家开会,是因为文艺汇演的事情。我听说有些同学对参加活动有抵触情绪,这让我很失望。
教室里鸦雀无声。
这不是林浩个人的要求,而是学校的统一安排。每个班级都必须参加,这关系到我们学院的声誉。
刘老师的语气越来越严厉。
我再说一遍,这个活动必须全员参与,没有商量余地。如果有人觉得自己很特殊,可以现在就提出来。
全场依然安静。
我看向赵明轩,发现他正低着头玩手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7
会议结束后,表面上看起来问题解决了。
赵明轩等人在辅导员面前都表态会积极配合,但我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妥协。
果然,接下来的几天里,虽然他们勉强参加了排练,但态度极其敷衍。
台词背不熟,动作不协调,经常迟到早退。
最让我无法忍受的是,他们还在私下里抱怨,说什么林浩就是爱出风头辅导员偏心之类的话。
这些话传到我耳朵里,让我彻底失望了。
我意识到,光靠辅导员的权威是不够的,必须要让这些人付出代价。
于是我开始制定反击计划。
首先,我调查了赵明轩等人的底细。
赵明轩虽然家里有钱,但学习成绩很差,挂了好几门课。而且他一直想入党,现在正是关键时期。
李康确实在准备考研,但他的英语基础很差,需要找人辅导。巧的是,我认识几个英语专业的学霸。
王磊的兼职是在一家IT公司,而那家公司的老板正好是我们学院的校友,跟我有些联系。
掌握了这些信息后,我开始布局。
8
距离正式演出还有一个月时间,我决定实施反击计划。
第一步,断掉他们的后路。
我以学生会主席的身份,给赵明轩所在的党建小组负责人发了一份思想汇报。
内容很客观,就是实事求是地记录了他在文艺汇演中的表现:缺席会议、消极怠工、影响团队士气等等。
党建小组负责人看后很重视,直接找赵明轩谈话了。
第二步,切断他们的资源。
我联系了那几个英语专业的学霸,请他们帮忙筛选一下考研辅导的对象。
结果,李康找遍了人都没找到愿意给他辅导的。
我还跟那家IT公司的老板随意聊天时提到了王磊的情况。老板听说他在学校里表现消极,立刻就对他的实习评价打了折扣。
第三步,造势舆论。
我开始在朋友圈和各种群里无意中分享一些团队协作、责任担当的文章。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在说什么。
很快,整个学院都知道了计算机二班有几个特殊分子在文艺汇演中搞特殊化。
9
我的反击很快就产生了效果。
赵明轩第一个坐不住了。
他私信我:林浩,你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到处说我的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