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欢吃牛肉干的。我小声说。
狩猎队的人都愣住了,黑面将军突然大笑:哈哈哈哈!小夏娘子,你这牛肉干比俺的刀还管用!以后打仗带两袋,能省不少事!
公子低头看我,眼里有笑意流转:看来,本公子得给你封个镇狼小厨神的名号。
公子谬赞了。我低头笑,心里却想:镇狼不镇狼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好像看见公子笑了,笑得比春日的桃花还好看。
回到咸阳城,我算了算账,离五千半两的目标还差八百。
系统奖励的干辣椒藏在背包最深处,红得像火炭,捏碎时辣气直冲天灵盖——感谢21世纪的农业科技,让我能在公元前221年的咸阳城,搞一场辣味革命。
我蹲在土灶前,先把系统送的牛油块扔进铜锅,看它们慢慢融化成金黄的油海。隔壁王大叔凑过来,手里攥着刚打出来的铜漏勺:小夏,你这油咋比猪油还香
这是蜀地来的野猪油,去腥增香一绝。我瞎编理由,同时往锅里扔了把系统给的干花椒,毕竟,在大秦牛这种犁地的牲畜可是绝对不能随便宰杀的,被发现了轻则刺字重则砍头啊,更有甚邻居也会被连坐,她自己这点知识储备还是有的。您闻闻,这是汉源花椒,麻得舌头打颤。
花椒在油里噼啪作响,香气裹着热气腾起来,王大叔连打三个喷嚏:乖乖!这味儿比俺家婆娘的蒜罐子还冲!
真正的重头戏是炒辣椒。
我戴着用麻布缝的口罩,把干辣椒剪成小段,扔进油锅里。刹那间,红光腾起,辣味像无形的箭,刺得眼睛生疼,喉咙发痒想咳嗽。系统提示音适时响起:
【警告!宿主未佩戴防护装备,接触辣椒素可能导致呼吸道灼伤】
早干嘛去了!我骂骂咧咧地翻出系统送的棉纱手套,戴上厚厚的口罩,往锅里加了勺炒香的白芝麻,又倒入磨碎的八角、桂皮——这些香料是我用三天时间,跑遍咸阳城的药铺凑来的,秦人只当它们是驱邪的药材,却不知能在锅里调出千般味。
炒到辣椒变成深褐色时,我往锅里浇了碗骨汤,顿时红油翻滚,像把夕阳揉碎在锅里。王大叔看得目瞪口呆,手里的漏勺当啷掉在地上:这、这汤咋跟血似的能喝吗
这叫红汤,喝了暖身子,比喝黄酒还带劲!我舀了勺汤,吹凉后递给路过的货郎,大哥尝尝不好吃不要钱。
货郎捏着勺子的手直抖,闭着眼喝了一口,突然瞪大眼:哎呦!这味儿......像是被太阳晒得发烫的石板烙舌头,又麻又烫,过后还有点甜!
这就对了!我趁热打铁,从系统背包里摸出秘制麻酱——用炒熟的芝麻磨成酱,加系统送的香油和盐调匀,您蘸这个试试,辣得过瘾,香得上头!
日头偏西时,铜锅周围已经围了三层人。
穿襦裙的小娘子捂着鼻子凑近:夏姐姐,这味道好冲啊,像把火把塞进鼻子里!
这叫辣,是天地间最烈的味道。我故意提高声音,让戴高冠的老学究能听见,《黄帝内经》说辛入肺,辣驱寒,这辣味能通七窍、驱寒湿,比姜茶还管用!
老学究果然上钩,拄着拐杖挤进来:小娘子此话怎讲老夫遍查典籍,未见辣字记载。
那是因为以前没人把这味说清楚。我往他碗里涮了片羊肉,裹上麻酱递过去,您看这味,比辛烈,比燥暖,入口如烈马奔腾,入喉似炭火下行,非辣字不能形容。
老学究咬了一口,辣得额头冒汗,却两眼放光:妙!妙啊!舌尖先麻后辣,喉间回甘,此味当立一字!老夫明日就奏请博士官,将辣字编入《仓颉篇》!
围观群众轰然叫好,小娘子拽着我的袖子笑:夏姐姐,那这锅就叫辣锅好不好听着就带劲!
不如叫麻辣火锅。熟悉的清冷声音从身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