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推荐 第486章
1,母亲纺绳我不记得责任田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是在分田到户前,每家每户都是靠争工分的多少分粮食。
听母亲说粮食的分配有两步:第一步是口粮,无论大人孩子按人数分得本季度的口粮;第二步,计算每户人家本季度积累的工分,然后按比例再分得工分粮。
通常情况下,口粮比较少,根本不够一个人一个季度吃饱肚子,要想多分粮,必须多挣工分。
为了多挣工分,也为了吃饱饭,必须想办法多挣工分。
母亲每天早上早早的准备好早饭,听到生产队清脆的钟声“珰、珰、珰”的响起来立马拿起钢锨或锄头出去随着社员们三五成群的跟着领队的队长去翻地或平田地敲疙瘩,干一上午,男人们每人记十分,女人们每人记八分,所以,我们这儿有个习惯,谁家媳妇生男孩子就说:唉呀,人家又添了个“十分劳力”。
母亲忙一天才能挣十六分,一季度下来了顶多也挣不了五百分,工分粮分不了多少,根本不够吃,咋办呢?
大哥大姐正在上学,母亲说什么也不让他们耽误学习,我和弟弟妹妹都还小,为了多挣工分,母亲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了生产队的副业活一一纺草绳劳动。
草绳是怎么回事呢?
每年秋季,稻子脱粒时,打下来的稻草有专人把它捆成一个个的稻草个儿,生产队长会派专人负责看管着这些稻草个儿,把它们一个挨一个的首首的竖起来,晒干晒透。
有时,管理员忙不过来,生产队就加工,愿意加工的,早饭前干一个小时,把稻草个儿整理一下,每人记两三分。
有一次,妹妹闹着要妈妈,没办法我就带她到打麦场东北边的小场上,那儿紧挨着一大片空地和土沟,长满了杂草,很适合晒稻草。
深秋的早晨,太阳也像春天那样亮堂,阳光透过没有多少枯叶的树枝,几乎是毫无遮挡地洒满大地。
放眼望去,小场上,长长的土沟边上,每棵树旁边,都站满了一个个像木偶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