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推荐 第464章
鸡蛋,腌咸菜用的罐子都装满了鸡蛋,每天中午都能吃上鸡蛋捞面。
3,母亲做的美食小吃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那时粮食不够吃,常常饿肚子。
母亲为了让我们姊妹六个能吃饱饭想尽了办法,白面少(小麦面,我们这儿俗称白面),就把玉米、高粱也磨成面粉,擀面条时掺些玉米面和高粱面,这样做出来的面条不是很难吃,孩子们又能填饱肚子。
当时,生产队在南边邙岭山上种了很多红薯,每到深秋家家都能分得几架子车红薯,够一个冬天吃,红薯遇冷很容易坏掉,于是家家都在地势较高的山脚下挖个窖,把红薯储存在里面。
一般人家分得红薯后就是蒸着当馍吃,晚上熬汤时把红薯切成小疙瘩,丢进汤锅煮熟当饭吃。
母亲很善于变着法吃,一部分储在窖里慢慢地或蒸或煮着吃,一部分擦成红薯片晒干,等来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当粮食吃,剩余的呢,请来会制作粉条的师傅在自己家做成粉条,寒冬腊月天和白菜放在一块炖着吃,增加营养,或者包成包子、炸成丸子可好吃了。
做粉条剩的余渣揉成馒头上笼蒸熟,然后用自制的饸饹机压成饸饹面条,用蒜瓣炒一炒,就变成了美味佳肴,现在饸饹面成了我们这里的一种特色小吃了。
母亲还会做各种小吃。
烙饼是母亲最拿手的绝活,烙出来的油馍酥脆,一张油馍像梯田一样能揭开西五层,看着都眼馋。
我很喜欢吃油馍,特别是在那个饭里缺乏油水的年月里,母亲烙的油馍是最好的美食。
每当傍晚时分,母亲从地里千活回来,打开煤火,熬汤的大铁锅蹲到煤火上,添半锅水,淘一勺小米倒进锅里,然后再洗两疙瘩红薯,切成半个拳头大小的丁倒进锅里,一边熬红薯米汤一边开始和面烙馍,姐姐挎个大竹篮带着我到打麦场拽满满一篮的麦秸秆回来。
姐姐点火,我拉风箱,妈妈擀饼烙馍。
妈妈说要想把饼烙出层,先得把面和好,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