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一节
二十年,清军再次兵发北疆,打败了准噶尔,进占伊犁,收用降将阿睦尔撒纳,任命其为清朝定北将军班第的副将军。并且释放了被准噶尔囚禁于北疆的大小和卓博罗尼都、霍集占两兄弟,令大和卓博罗尼都回到南疆的叶尔羌,统其旧部,留小和卓霍集占于伊犁,主掌回人事务。

    不久,阿睦尔撒纳降而复叛,小和卓霍集占也积极参与叛乱。乾隆二十一年,叛乱被粉碎,霍集占就率领伊犁的残部逃回南疆,煽动其兄博罗尼都于南疆起事叛清。乾隆皇帝在和平解决南疆叛乱的努力失败之后,于乾隆二十三年出兵南疆,很快就平息了大小和卓的这场叛乱。博罗尼都和霍集占也于乾隆二十四年八月兵败巴达克山。

    回疆平定以后,清朝在这一地区推行了军府制下的伯克制。所谓军府制,即在回疆八城驻有办事大臣、领队大臣,并设一参赞大臣,驻节喀什噶尔,节制各城,总管回疆政务,参赞大臣听命于驻扎北疆的伊犁将军管辖。驻扎大臣主要掌军务,也过问民政,但民政日常事务主要由回人贵族中挑选出来的各级伯克来管理。伯克之首为阿奇木。军府制度保证了清朝对回疆的有效控制。

    但是,隐患并未消除。大小和卓兵败被诛后,大和卓博罗尼都的儿子萨木萨克漏网逃脱,流落到浩罕汗国。萨木萨克共有三个儿子,长子玉素普,二子即是张格尔,三子巴布顶。张格尔全称为“张格尔和卓”,意思是“世界的和卓”。本来萨木萨克逃到浩罕汗国以后,浩罕为避免与清朝结怨,于是,便将此情报告了清政府,并许诺愿意承担监守逃入的责任。清政府也担心萨本萨克及后代子孙潜蓄势力,终为边患,遂每年拨出专银一万两,使浩罕汗约束逃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道光皇帝简介 >道光皇帝目录 > 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