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一文白绫,送走了红菱姑娘的香魂,也彻底割断了绵宁在红山与美人之间的最后一丝犹疑。在伴驾前往热河行宫的路上,他已经把红菱忘得一干二净,心中想的,只是怎样早一天把御辇中的那个人送上西天……父皇临死前那恐怖的叫声,与电闪雷鸣交织在一起,任谁听了也只会毛骨悚然,而对于绵宁来说,却不啻于世上最动听的音乐,那简直就是迎接自己龙登九五的鼓乐之声啊……
嘉庆帝接到绵宁连夜遣使送来的奏章,得知宫中发生了逆匪闯宫的重大事变,万分震惊,所幸绵宁处变不惊,临危不乱,迅速平息了事变,嘉庆稍感欣慰,当即降旨加恩封绵宁为智亲王,增俸一万二千两。命吏部尚书英和先行回京,处理善后事宜,嘉庆也随后起驾回銮。
英和当日赶回京师,便往养正书屋询问二阿哥详情。刚到门口,那玲儿带着红月迎了出来,英和急忙跪倒施礼道:“奴才求见二阿哥。”玲儿面似凝霜道:“二阿哥贵体有恙,不见任何人。”看着英和跪地不起又道:“二阿哥已接到皇上谕旨,已知道大人回京。特命妾身转告大人那被擒贼逆已关押在刑部,大人速去详加审问再作道理。”英和只得起身离去。
英和立即赶到刑部,连夜提审人犯。那太监刘得财早已吓酥了骨头,当堂就指认了陈文魁等人。英和立即审讯陈文魁,那陈文魁先是紧咬牙关,拒不开口。英和便命人先割去他的耳鼻。陈文魁看着眼前闪着寒光的尖刀,吓得大叫道:“我招,我招……”当即供出林清是这次起义的首领。英和见他招供,便道:“你既已招供,天理教便不能容你。不如再助朝廷拿住那林清,将功赎罪,本官可请求皇上饶你不死。”陈文魁见事已至此,只得答应。
林清率众教徒正在大兴县黄村接应山东、河南义军,一面等候京师的回音,可是直到第二天晚上却没见到山东、河南义军的影子,也没得到京师方面的音讯。林清感到事情不妙,急忙命人连夜去京师打探。那去探讯的教徒刚到城外,正与陈文魁领着几十骑义军打扮的人相遇。陈文魁忙道:“林宝儿堂主已攻占清宫,特命我等去请林教主入宫主政。”那几名教徒闻听毫不怀疑,便同陈文魁一起折回黄村。
林清得知陈文魁来到,急叫人请进,问道:“京中之事如何?”陈文魁道:“小人和陈、林二位堂主攻入宫内,生擒了宫内的皇子皇孙、王公大臣,京师清兵尽已归降,只是局势尚不稳定,特请教主入京主持大局。”林清迟疑:“因何至今才有回音?”陈文魁不慌不忙道:“清兵先是拼死抵抗,不愿归降。直待林堂主攻占大内,挟持着王公大臣,清兵才降,是以迟到今日。”林清觉得有理,不再怀疑,却又道:“只是本教主还要在此接应各地义军,暂不能进京。”陈文魁献计道:“京师局势非同寻常,不如小人暂代教主在此接应义军,教主便可入京。”林清点头同意。陈文魁便叫随他来的几十名教徒领路,林清便出了黄村往京师驰去。
林清打马如飞,一路紧跑,那几十名教徒一步不拉,紧跟其后。看看快到京师,林清忽生疑窦:这几十名教徒竟有如此功力,任他拼命奔驰,却一步不落。他猛然冲到一个教徒跟前,厉声喝道:“京师到底怎样?”那人被他乍然一问,慌张回答:“很……好。”林清陡然醒悟,骤然出刀,将那人砍落马下。那几十名教徒装扮的大内侍卫见已败露,各举腰刀,一拥而上。林清喝道:“来得好。”跃马挥刀,一阵猛杀,登时被他砍倒十几。其余看抵挡不过,急忙吹响口哨。霎时四周伏兵四起。林清知道已被清兵包围,不敢恋战,猛攻几招杀退侍卫,拨转马头,往回就跑。清兵见他要逃,急忙一阵乱箭射去,林清挥舞钢刀,拨打雕翎箭,护住人和马,一边往外冲。眼见弓箭无效,清兵忽拉往两旁一退,闪出一队枪兵。只见镇国公奕灝跨马立在队前高声喝道:“放。”霎时枪弹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