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便躺在床上歇息。这时毓庆宫内监来到绵宁房中道:“皇上请二阿哥过去有事商议。”绵宁不知何事,便跟着内监来到毓庆宫见过父皇。嘉庆道:“宁儿,二年前你陪你母后到太原府治病,可曾听说汪廷文其人?”绵宁道:“回父皇,孩儿不仅听说过汪廷文,且对其人其事知之甚详。”嘉庆点点头又问道:“既如此,你可知那汪廷文一案是否冤案?”绵宁答道:“孩儿早知是一起冤案,想请父皇派得力大臣复查清楚。”嘉庆笑道:“朕今日就是要你前去太原缉拿凶犯莫玉,也好作为审讯和珅的人证。”绵宁一听大喜道:“原来父皇已决意惩治那奸相和珅。”嘉庆点头道:“朕确有此意。”
绵宁又道:“依儿臣之见,父皇还是先不要动和珅。”嘉庆不解道:“为何?”绵宁道:“儿臣早知那莫玉网罗江湖中人,已渐成羽翼。若是听说父皇拿了和珅,必然狗急跳墙,酿成祸乱。”嘉庆赞许道:“言之有理,那依皇儿之见呢?”绵宁不慌不忙道:“父皇不如命那和珅昼夜为太上皇守值殡殿,不得擅自出入,借机剥夺他的军机大臣,九门提督之职。待儿臣去太原府拿了莫玉回京,再拿和珅不迟。”
“好。”嘉庆连连赞道:“皇儿不仅小心谨慎,而且谋略过人。朕命你为钦差大臣,明日动身,往太原‘犒劳’那莫玉。”绵宁跪拜道:“儿臣遵旨。”言毕退出毓庆宫。
第二天绵宁备齐犒劳之物,仍由刘宏武等四大侍卫一路保护,率领着五百八旗兵出了北京城直奔太原府而来。
这日到了山西地界,绵宁骑在马上一路观看,只见沿途田地荒芜,房舍倒塌,一片萧瑟,再往前走,却是数不清的难民、饥民,身穿百结鹑衣,手提瓦罐荆篮,背负稚子弱小,如蚁聚蜂集。绵宁叹道:“为何仅仅两年,山西竟是如此情形。”便命人马停住,叫刘宏武道:“刘侍卫,快去唤一逃难民人过来。我有话说。”
刘宏武领命,不多时便带到绵宁马前,却是一家四口,男的瘦骨嶙峋,女的皮包骨头,带着两个男女娃娃软软地在地上爬着。绵宁一看,心里发酸,赶紧下马问道:“你家因何落到如此境地?”那男子先是害怕,听他语气温和才大着胆子道:“今年本来洪水过后,又是大旱,家里田地寸土不能收,偏偏那巡抚大人还时常派兵下乡,说是围剿白莲教,却连白莲教的影子也抓不到,就对老百姓烧杀抢掠,俺们只得到处逃难,简直活不下去了。”绵宁听完,眼中喷火骂道:“好一个蛇蝎心肠的恶吏,竟敢践踏大清律法残害百姓,看我怎样治你。”便命人把这一家四口收在队列中。
绵宁带领官兵继续赶路,进入太原府境内。只见沿途饿殍遍地,情形更是惨不忍睹。绵宁一路看去,面色黯然,一声不吭,心里沉甸甸的。不知不觉行进一座山中,绵宁只顾低头沉思,忽然耳朵边一声炮响,只见官兵队列中倒下几名清兵尸体,两边山头传来阵阵杀声,那岩石后、草丛中、树林里杀出无数壮汉来。官兵毫无防备登时大乱。刘宏武一看大叫道:“快快保护二阿哥。”四名大内侍卫立即把绵宁护在中间,刘宏武道:“二阿哥,我们遇上了白莲教了。”
绵宁往后一看,官兵已被白莲教徒杀得四散逃命,只得道:“咱们只有拼死杀出去了。”说完,一马当先冲出山口,四名侍卫紧紧跟随。白莲教徒立即上前拦阻,绵宁一看,前面荒草地树有一面杏黄大旗,上书一个“林”字,暗道:此乃帅旗,若砍倒此旗,贼兵自散,便用马鞭一指“林”字大旗大声喝道:“众侍卫砍倒此旗,便是生路。”说着跃马扬鞭直冲过去,不料草丛中突然弹起几条绊马索来,绵宁毫无防备,战马一下子栽倒,人也摔出多远,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白莲教徒一拥而上捆绑起来,押到一名堂主跟前,刘宏武四人也一样被生擒活捉。
那堂主得了全胜,便押着俘虏拉着战利品回到山寨。命人先